以消費者為中心 拓渠道探索消費調解新模式破解網絡維權難題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時間:2021-12-13 14:56:01

今年以來,在市場監管總局的統一部署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把消費維權工作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考量、謀劃、實踐,積極推動消費者訴求處理便利化、規范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消費維權工作機制,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破解維權工作難點堵點,不斷提升消費維權效能,努力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積極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北京:出實招,破解網絡維權難題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持續推進首都網絡消費治理,通過系列舉措,主要電商臺的服務質量管控、售后服務水不斷提升,在訂單量持續高速增長的前提下,臺單位訂單引發的訴求比重呈現下降態勢。

2021年初,北京市從12345市民訴求中篩選出12類、27個民生痛點堵點難題,聚焦“每月一題”,分類施策、標本兼治,集中破解共難題。“網絡消費糾紛”是“每月一題”的主要問題之一。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從制度機制、領導體系、綜合監管等方面,聚焦網絡消費領域群眾訴求焦點問題,構建“企業自律、市場監管、社會監督、協同共治”的治理格局。

成立“接訴即辦”改革領導小組,從責任體系、運行機制、社會共治等方面,持續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工作。強化指揮調度,建立專題調度、數據分析、風險預警、首接負責、研判會商、專項治理、督查督辦、考核評價等八項工作機制,健全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推進社會共治,發揮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參與立法立標、消費教育引導、消費監督評價、消費投訴調解等職責作用,提高綜合治理效能。發揮消協組織臺作用,引導消費者科學、理安全消費。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成立工作指導組,規范臺合規體系。開展臺合規指導,制定完善《電子商務經營者主體責任清單》,明確政府部門底線監管要求,聯合網信、知識產權、公安等行業主管部門開展系列政策宣講。

根據網絡消費訴求特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建立“訴求即辦直通車”機制,有關訴求直通企業,快速和解糾紛。目前,直通車企業已擴展至60家。2021年前10個月,60家臺企業自行和解糾紛15.73萬件,自行和解率達到68.44%。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上線北京市電子商務領域跨臺聯防聯控系統,強化電子商務領域信息共享,推動政企合作和社會共治,21家電商企業正式加入工作機制,系統歸集電商臺因嚴重違法被清退主體信息萬條,實現違法商家信息全網共享。

深入指導臺企業提升售后服務水,督促企業降量提率,督促指導臺企業對消費者訴求予以先行賠付。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還打通訴求處置和執法處罰通道,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督促臺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截至今年11月,網絡方面立案3255件,罰沒款8860萬元。

山東:快、準、嚴,24小時快速回應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于2020年4月率先建立投訴舉報24小時回應機制,制定了《關于建立投訴舉報快速回應機制的意見》,做到“投訴舉報2小時內分送,24小時回應,重大緊急投訴舉報在24小時內調解或核查,力爭人民群眾對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100%滿意”。

投訴舉報快速回應機制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快、準、嚴”。一是堅持以“快”爭主動,做到分送快、辦理快、回復快。深化流程再造,規范辦理程序,保障了投訴舉報事項快速、高效辦理。建立投訴舉報快速處理專門隊伍,完善分工協作機制。投訴舉報接收機構在2小時內將投訴分送到承辦單位,承辦單位24小時內回應投訴舉報人并按照分工快速辦理,辦理結果及時反饋投訴舉報人,有效緩解投訴舉報人的焦慮心態,避免重復投訴舉報。

二是堅持以“準”求突破,做到分送準、答復準、分析準。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實現投訴舉報快速回應機制的制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健全完善12項投訴舉報工作制度,制定投訴舉報快速處置標準化手冊,開發建設“投訴舉報快速回應信息化系統”,為精準分送夯實基礎,投訴舉報精準分送準確率達到了100%。

三是堅持以“嚴”保完美,做到嚴時限、嚴質量、嚴考核。自我加壓,主動提速,將12345熱線規定的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并回復來電人,壓縮到3個工作日,“接訴即辦”由3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12315消費投訴調解期限壓縮到30個工作日。認真做好不滿意工單后處理工作,對不滿意工單分類處置、分級負責,深入研判、逐一解決,確保了滿意率保持高位。將投訴舉報24小時回應率、辦結率、滿意率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倒逼承辦單位提升投訴舉報辦理質效。投訴舉報快速回應機制成效明顯,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

上海:促聯動,實現智慧維權

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優化消費維權服務和投訴渠道,完善投訴解決機制,通過科技賦能,提升投訴解決效率,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整合社會資源,提高維權效能。創新開展消費糾紛聯動調解,出臺《關于開展消費糾紛聯動調解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意見》,提高訴求處置效能。全市建立基層所消費糾紛聯合人民調解工作室151個,行業企業類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76個,通過人民調解機制累計協助化解消費糾紛18萬余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0%。織密基層消費維權網絡,持續深入推進消費維權聯絡點建設,組織開展上海市星級聯絡點等級評定,通過第三方測評完成對基層推薦聯絡點的測評和評估報告,評選出五星、四星級消費維權聯絡點(站),發揮先進聯絡點的示范引領作用。

著力科技賦能,實現智慧維權。搭建了消費糾紛“云調解”臺,實現消費糾紛在線調解,督促經營者建立和完善首問負責、先行賠付等機制,推動消費糾紛解決“零跑腿”。強化投訴舉報數據的分析運用,以“高質量維權、高效能治理”為主題,組織數據分析立功競賽,推動全系統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能力,充分運用投訴舉報數據為市場監管工作服務,為靶向監管和精準執法提供可靠的依據。

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工作流程。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投訴舉報處理工作的通知》,完善上海市市場監管系統熱線承辦《實施辦法》和《績效考核辦法》,緊緊抓住投訴舉報回訪、復核、抽查、督辦等關鍵環節,努力補齊“訴求不屬實率”和“消費者滿意率”短板,強化考核、壓實責任,推動投訴舉報處理提質增效。

浙江:搭臺,織密維權數字網絡

今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充分利用開發上線的“放心消費在浙江”智慧監管臺,數字賦能消費維權,建成全國首家省域消費維權數字網,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織起了一張“放心網”。

為了織好消費維權數字網,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專門就村級數字消費維權站(點)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提出了到2021年年底全省建成2000個村級消費維權聯絡站(點)的工作目標,統一了村級消費維權聯絡站(點)的建設標準。要求每個村級消費維權聯絡站(點)至少配備1名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由村社區工作人員或熱心消費維權的經營者、社會公益人員、志愿者等擔任。依托2021年8月上線的“放心消費在浙江”智慧監管臺,為消費維權注入數字化新動能,開發了消費者參與消費評價的應用服務,提倡消費糾紛源頭解決。在臺商家的頁面上,有一個黃色“售后”鍵,消費者如有投訴需要,點擊“我要投訴”即可。市場監管部門對投訴內容處置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短信推送告知,消費者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線下調解或線上視頻多方介入調解。

在“放心消費在浙江”智慧監管臺的微信小程序里,臺會根據消費者的實時定位,在首頁最下方“維權站”界面顯示出距離消費者最的維權站(點),消費者可以就選擇,消費糾紛調處過程一目了然。消費維權數字化加碼,真正實現“我要投訴一鍵達”“投訴進程隨時看”“解決方式隨心選”。

浙江借助于數字化流程,嚴格落實從糾紛受理、糾紛調處到信息反饋等全過程閉環管理,確保糾紛不出店、不出場、不出圈。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依托“放心消費在浙江”智慧監管臺已建成數字化消費維權站(點)2045個,密織起一張省域數字消費維權放心網。

長春:拓渠道,探索消費調解新模式

長春市消費者協會堅持認真履行法定公益職責,在處理消費者投訴、拓展維權網絡、促進消費和諧方面,勇于擔當作為,探索建立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積極打造消費調解新模式。

搭建經營者和消費者消費糾紛和解臺。與全市56家大型連鎖超市建立快速解決糾紛綠色通道——“消費糾紛一站式和解制度”,與市公用服務企業及40家大中型商企建立“快速解決消費糾紛共聯機制”,協助企業做好相關業務培訓工作,處理好商品質量、服務質量的投訴和糾紛。

搭建維權共治新臺,開展消費糾紛多元化解。與郵政、機場、鐵路、客運、銀行、保險、水、電、天燃氣、通信、輕軌公司、商企、大專院校和有關行政部門達成共識,形成相互協調、有機銜接的維權共治新格局,推進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消費糾紛化解效能得到提升。

完善消費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自2014年起,長春市各級消協組織同本級轄區法院建立了訴調對接機制,促進消費糾紛調解融入社會矛盾大調解體系,確保消費維權救助工作落到實處。充分發揮社會調解綜合效能,實現大調解成員間互惠共贏,消費糾紛解決率有效提高。通過訴調對接機制,累計處理消費糾紛200余件。

廣東:建機制,強化消費維權基礎設施

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推動協同治理,完善維權機制,構建維權體系,全力建設有溫度、高質量的消費環境。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完善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深入推進12315與12345銜接協同機制建設,優化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措施,依法、規范、高效處理市場監管投訴舉報,提出具體要求并督促各市落實。完善消費監督指導和消費糾紛化解機制,約談省內重點臺企業,指導企業強化臺建設和商家管理,整改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健全“訴轉案”“訴調對接”工作機制。

完善大灣區消費維權合作機制。打破異地消費維權壁壘,開通“粵港澳大灣區消費投訴轉辦臺”,實現灣區消費投訴“一網轉辦”。珠海、中山等市與澳門建立“跨域視頻調解機制”,實現“維權零跑動”。

推進在線消費糾紛解決(ODR)機制建設。主動與消費者在線協商和解糾紛1.77萬件,有效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推行“12315進網絡交易臺”活動,積極與各大網絡交易臺企業搭建起便捷的消費投訴處理渠道,指導企業依法落實臺責任,規范內部管理,提升誠信經營意識,主動、快速化解消費糾紛。

完善維權自律機制。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督促企業履行消費維權主體責任,引導、發動企業參與放心消費承諾創建活動,推動企業完善維權自律機制,落實企業消費維權法定義務,從源頭做好消費維權工作。

河南:建制度,完善效能評價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建立12315效能評估評價制度,提升消費維權整體效能。

切實保障12315熱線和臺高效穩運行。充分發揮全省12315熱線話務臺和全國12315臺作用,高標準實行12315熱線全天24小時人工接聽,及時接收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加大投訴舉報催督辦力度,常態化實行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回訪。

建立健全12315效能評估評價制度。修訂完善《河南省12315效能評估評價實施細則(試行)》,強化對各地12315工作體系保障、渠道保障、工作能力、ODR機制運行等方面的量化評估評價。通過規范12315績效考核與管理,切實提升了消費維權的服務質量和履職效能。

扎實推進12315“五進”工程建設。將爭創“消費維權服務示范站”納入“放心消費”創建工作內容,推進12315“五進”建設向基層和新領域延伸,加強基層12315消費維權網絡建設,監督指導企業建立和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健全消費者投訴舉報網絡,暢通消費者訴求表達、矛盾化解和權益維護渠道,推動消費維權便利化。全省累計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7529個。

在線糾紛快速化解機制(ODR)迅猛發展。指導ODR企業建立完善消費投訴糾紛解決機制,更好發揮ODR企業作用,河南省ODR企業的數量已發展到3718家。

湖南:強執法,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執法體系,不斷提升消費維權水,發揮12315臺綜合功能,為食品安全、護老行動、長江禁捕等收集案件線索,加大投訴舉報監控力度,有力支撐市場監管執法各項工作。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出臺《暢通消費維權渠道著力提升維權工作效能的意見》,著力打造統一、高效、便民的12315投訴舉報執法體系。加大對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的指導,確保市場監管投訴舉報依法、規范、高效處理。按照市場監管總局技術標準,在張家界市施行12345系統與12315臺的信息適時對接互聯互通。實行湖南省市場監管系統《12315效能評估評價辦法(試行)》,遵照總局考核評價規則,制定實施省級評估評價標準,促進全省12315效能進一步提升。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持續做好消費領域“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抽取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郵政、通信、有線電視經營者,對其是否違反《消法》等有關法規進行現場檢查,對檢查結果依法予以公示并督促進行整改。對汽車銷售企業等進行行政約談,有效防范消費風險。制定實施《湖南省消費投訴發現案件線索處理辦法(試行)》,將解決消費者民事訴求和追究經營者行政責任相銜接,既解決了群眾維權實際需要,又加大了對侵犯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委托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制定消費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對全省14個市州開展了消費環境指數研究,編撰發布2020年全省消費環境指數研究報告,有效維護放心消費環境。

聚焦重點難點,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緊盯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民生領域“鐵拳”行動。

河北:重治理,解決消費者煩心事

2021年,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持續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專項治理民用品維修行業亂象,讓消費者“放心維修”。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了民用品維修行業專項治理,重點是日常投訴舉報多發頻發、媒體關注較多的汽車、家用電器、手機、手表等維修服務。通過專項治理,全省民用品維修行業逐步實現“服務熱情、快捷高效、業務精湛、誠實守信”的行業規范標準,使“維修難”不再成為消費者的煩心事。

建立消費維權情況發布機制,傳遞消費維權聲音。印發了《消費維權情況發布機制》,在河北省市場監管局網站、公眾號發布消費者投訴熱點、消費糾紛調解情況、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案件,發布有關消費政策和季節、重要節日消費提示預警,努力營造放心消費的良好氛圍。

為方便消費維權、化解消費糾紛,將消費維權觸角延伸到社區、鄉村,河北省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立足商場、超市、景區等場所,不斷推進消費維權服務站規范化建設,努力使消費糾紛和訴求第一時間得到有效化解。

杭州 通堵點,打造維權新通道

為快速化解消費糾紛,推動糾紛的源頭解決,打通維權堵點,浙江省杭州市積極構建12315維權體系,充分發揮綠色通道企業、12315基層維權工作站、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12315消費維權聯絡站等各類消費訴求集中場所功能,與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緊密結合。通過線上線下兩方面的努力,引導消費糾紛進入12315體系化解,大幅度縮短一般消費投訴的調處時間,不斷提升滿意度,優化提升整體消費環境。

針對線上網購糾紛化解,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與電商臺及企業深化“紅旗渠”消費維權綠色通道建設,目前共完成與淘寶、天貓、網易嚴選等15家電商(非現場)購物企業之間的消費糾紛綠色通道搭建,調處均時間從15天縮短至7天,滿意度達到90%以上。

積極搭建12315基層維權體系,將商場超市等消費集中場所打造為12315消費維權服務站,推動糾紛在服務站內解決。將快遞末端網點、各大連鎖便利商店、各社區活動點等人流密集點,打造為12315消費維權聯絡站,負責解答一般咨詢,提供維權指導,并引導消費者到就的12315基層維權工作站反映問題。各基層維權工作站登記消費訴求后,對本轄區內管轄的消費糾紛直接受理處理,對非本轄區的通過系統上導流轉,轉交至有管轄權的市場監管部門受理處理,力爭讓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不出社區和村莊,讓消費者少跑動、少打電話,不斷提高消費者的獲得感。(記者任震宇)

標簽: 消費者 拓渠道 消費調解新模式 網絡維權難題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服務興起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

近日,杭州小狗請私教健身一個月瘦10斤的趣聞引發網友關注。對此,不少網友好奇,減肥已經卷到動物界了?實際上,目前市場上為寵物請私教的更多

2022-07-22 10:17:31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近期,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江蘇、天津、廣州等地都在發放消費券,涉及餐飲、家電、汽車等多個領域。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記者從更多

2022-07-21 10:30:17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單就餐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

昨天上午10時開始,北京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飲類服務的平臺企業共同出資,推出外賣類、到店類、養老助殘類三種消更多

2022-07-20 10:23:02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好商家卻動力不足?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

為更好守護外賣安全,近段時間不少城市都在開展食安封簽推廣活動。對這一倡議,消費者普遍叫好,但一些商家卻顯得動力不足。封簽雖小,作用更多

2022-07-20 10:22:06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我市近期還將發放消費券,疊加助力消費升級原價3299元的空調,廠家活動優惠500元,家電以舊換新又抵扣了400元,政府給的節能補貼再免去239更多

2022-07-19 10:51:11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復蘇緩解餐飲企業經營壓力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

餐飲消費券有多少?去哪領?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上午10點起,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據悉,此次消更多

2022-07-19 10:24:06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尋求涼爽成為消費者的最大喜好,此時以水為關鍵詞的各類水世界、水樂園在消費市場大放異彩。商家們緊緊抓住商機,使出渾身解數攬更多

2022-07-18 10:38:43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近期,新茶飲品牌喜茶和老字號餐飲品牌全聚德因接連宣布推出線下聯名店引發關注。專家認為,與以往產品聯名不同的是,線下聯名店是從整個設更多

2022-07-18 10:38:15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價 34個城市跌回2年前占據70城的近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金融管理部門:房地產銷售和融資同步回暖 積累的需求開始釋放
    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落地顯效,疊加全國疫情逐步好轉,積累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 政策內容逐漸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且全...
中交地產成“漲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盤,滬深65家重慶A...
“小麥大蒜換房” 中小城市為賣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開發商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活動。其中,小麥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 同比下降城市個數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