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與國內化妝品品牌業績均有提升 化妝品行業前三季度為何自相矛盾

來源:中國商報時間:2021-11-03 15:04:31

一邊賺得盆滿缽滿,一邊直呼成本壓力大,化妝品企業前三季度為何如此“自相矛盾”?值得關注的是,盡管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大漲,但是國內外化妝品巨頭們三季度銷量下滑、凈利潤虧損、產品漲價等現象也令其最后一個季度的業績走向“撲朔迷離”。

國外與國內化妝品品牌業績均有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化妝品市場上有最激烈的競爭和最重的壓力。”一位國內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在社交媒體臺上寫道,化妝品企業仿佛在坐過山車。

無論是外資化妝品巨頭、還是國產化妝品龍頭,均在前三季度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根據中國商報記者整理的七家國產化妝品上市企業、八家外資化妝品上市企業前三季度的財報,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領跑業績榜單,營業收入達到231.9億歐元(約合1724.2億元人民),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還增長了9.3%。雖然寶潔、聯合利華三季度的化妝品業務營業收入高于歐萊雅,但整體收入仍稍遜一籌。

國內市場仍是外資化妝品巨頭的“必爭之地”。歐萊雅集團在國內市場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2019年大增42.8%;前三季度,國內市場份額在資生堂集團整體占比中達到了23.7%,資生堂中國大陸三季度零售銷售額實現同比增長8%,高檔化妝品整體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超35%,其中高檔化妝品電商渠道增長了40%以上;歐舒丹也在財報中表示,國內市場對整體銷售額的貢獻最大,這歸功于活躍的網上及實體銷售。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國內A股化妝品企業的頭把交椅之爭異常激烈,上海家化以58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國內賣化妝品收入最高的企業。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的國內化妝品上市企業已經達到了七家。除去家庭清潔產品,上海家化化妝品收入與貝泰妮、珀萊雅、水羊股份、華熙生物、青松股份差距均很小。

化妝品行業真的如“成績單”呈現的那樣風光嗎?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前三季度業績不錯,但是今年化妝品企業依然很難。尤其是三季度,化妝品企業不得不為自己的盈利能力擔憂。

化妝品企業為何“自相矛盾”

一邊慶祝業績大漲,一邊擔憂利潤縮水,今年化妝品企業有些“自相矛盾”。

“今年以來,化妝品原材料價格就一直在上漲。”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國慶節之后,部分原材料的價格每噸上漲超過2000元,這令很多企業都難以接受。

據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提供給記者的原材料報價單,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原材料供應大廠均將每噸原材料的價格上調了500-6500元/噸不等。而據他介紹,原材料最新一次漲價在10月中旬,而今年以來原材料已經多次漲價了。

原材料壓力反應在了巨頭們三季度的財報中。三季度,國產品牌諾斯貝爾母公司青松股份凈利潤虧損了6198萬元,同比下降147%;寶潔凈利潤同比下滑4%,其稱這是因銷售成本上漲13%導致;丸美股份三季度的虧損也超4000萬元。

面對壓力,化妝品巨頭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漲價。寶潔預計,2021年7月到2022年6月,公司受到原材料和運費上漲的不利影響分別為21億美元(約135.65億元人民)和2億美元(約12.92億元人民),高于上一季度共19億美元(約122.73億元人民)的預期。公司將提高部分家庭日用品價格,包括美容類產品、口腔類產品和剃須護理產品等。聯合利華三季度在銷量下滑的情況下仍實現了銷售額的增長,其財報中顯示是因為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1%。

“國產品牌在未摸清市場行情前哪敢輕易漲價。”上述化妝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季度也趕上了“雙11”大促,本身就依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此時如果宣布產品漲價,勢必會影響銷量。

四季度業績何去何從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三季度或已經成為國內化妝品行業截至目前遭遇的十年的“最冷消費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我國化妝品零售總額增速為3.9%;7月,同比增速在2.8%;8月增速為零。而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時,9月的增速也達到了13.7%。

化妝品巨頭們四季度的業績何去何從?紅杉資本的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電商節多在四季度。化妝品行業在四季度會有很多促銷活動,每年四季度整個行業利潤幾乎占全年的一半。化妝品行業四季度的利潤仍然可以期待。

一位長期觀察A股化妝品上市企業的投資者則對記者表示:“進入三季度,化妝品行業整體銷量增速持續放緩,此前的行業增長紅利以消費分層升級為基礎,由媒介變遷和線上渠道高增長驅動。而目前,媒介變遷和線上渠道的發展進入瓶頸期。我認為化妝品行業階段增長的紅利期已經接尾聲了。”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認為,對于國產化妝品企業,尤其是新銳彩妝品牌,短期內或無法擺脫利潤陰霾。天勤品牌咨詢CEO羅文琴表示,彩妝品類消費者本身的消費忠誠度低,同時消費者對價格又相對敏感。在高營銷投入下,這些品牌經常陷入低利潤、甚至無利潤局面。除去品牌創建初期的策略虧損因素,這種短期內無解的利潤陰霾的狀況或將持續。(記者 馬嘉 文/圖)

標簽: 化妝品 品牌業績 提升 化妝品行業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服務興起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

近日,杭州小狗請私教健身一個月瘦10斤的趣聞引發網友關注。對此,不少網友好奇,減肥已經卷到動物界了?實際上,目前市場上為寵物請私教的更多

2022-07-22 10:17:31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近期,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江蘇、天津、廣州等地都在發放消費券,涉及餐飲、家電、汽車等多個領域。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記者從更多

2022-07-21 10:30:17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單就餐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

昨天上午10時開始,北京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飲類服務的平臺企業共同出資,推出外賣類、到店類、養老助殘類三種消更多

2022-07-20 10:23:02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好商家卻動力不足?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

為更好守護外賣安全,近段時間不少城市都在開展食安封簽推廣活動。對這一倡議,消費者普遍叫好,但一些商家卻顯得動力不足。封簽雖小,作用更多

2022-07-20 10:22:06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我市近期還將發放消費券,疊加助力消費升級原價3299元的空調,廠家活動優惠500元,家電以舊換新又抵扣了400元,政府給的節能補貼再免去239更多

2022-07-19 10:51:11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復蘇緩解餐飲企業經營壓力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

餐飲消費券有多少?去哪領?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上午10點起,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據悉,此次消更多

2022-07-19 10:24:06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尋求涼爽成為消費者的最大喜好,此時以水為關鍵詞的各類水世界、水樂園在消費市場大放異彩。商家們緊緊抓住商機,使出渾身解數攬更多

2022-07-18 10:38:43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近期,新茶飲品牌喜茶和老字號餐飲品牌全聚德因接連宣布推出線下聯名店引發關注。專家認為,與以往產品聯名不同的是,線下聯名店是從整個設更多

2022-07-18 10:38:15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價 34個城市跌回2年前占據70城的近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金融管理部門:房地產銷售和融資同步回暖 積累的需求開始釋放
    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落地顯效,疊加全國疫情逐步好轉,積累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 政策內容逐漸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且全...
中交地產成“漲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盤,滬深65家重慶A...
“小麥大蒜換房” 中小城市為賣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開發商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活動。其中,小麥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 同比下降城市個數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