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療結合”助力植發行業業態升級 市場規模達169億元

來源:消費日報時間:2022-07-21 10:32:25

日前,在消費日報社指導下,全域商業洞察與分析服務提供商秒針發布了《中國植發行業研究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深度聚焦我國植發市場,從植發行業發展歷程、行業特點、主要技術、消費人群以及植發機構醫學養護服務等方面,分析毛發移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市場規模達169億元

我國植發行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國內首例毛發移植手術由公立醫院執行。90年代自體毛發移植技術逐漸展開。1997年北京市海淀區醫學會健翔醫院成立了我國首個自體毛發移植中心,標志著中國第一個自體毛發移植專業中心的成立。

《報告》顯示,進入21世紀,我國植發行業邁入了技術革新階段。2002年,新技術 FUE(毛囊單位鉆取術)面世并引入國內;2005年,碧蓮盛植發成立,并率先摒棄FUT(毛囊單位頭皮條切取術)有痕植發,在連鎖醫療機構中全面應用FUE技術。隨后,FUE 技術在全國范圍大規模推廣,從此得到廣泛應用。

2019年開始,隨著消費者認知和接受水的提升,醫學養護技術的再升級,“養療結合”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植發行業迎來新業態的升級。

《報告》指出,養護市場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由于植發復購率低導致的消費者黏差的行業痛點,從而成為了各大機構目前市場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告》顯示,當前行業呈現五大特點:一是客戶規模持續擴大,年輕化趨勢增強;二是植發技術日漸成熟,個化需求得到關注;三是機構競爭激烈,獲客渠道轉戰線上;四是植發產業鏈不斷完善,養護業務得到擴展;五是疫情沖擊使得服務體系逐漸完善。

從2016年起,我國毛發移植行業開始蓬勃發展,當年市場規模為58億元。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到2021年,我國植發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69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26.1%。

業內專家表示,因為需求較為旺盛,毛發經濟目前年增30%左右,增長速度處于較快水

大型連鎖機構占比超三分之一

《報告》顯示,目前植發行業機構大約分成四類,市場占據份額涇渭分明,以雍禾、碧蓮盛等為代表的大型連鎖機構占比約35%;綜合類醫美機構占比25%;信譽度最高的公立醫院毛發移植科僅占10%;而剩下的30%全部被一些門檻低、運營靈活的小機構把持。

《報告》細數了各類機構的優劣勢:碧蓮盛、大麥、新生、雍禾“四大”機構為代表的民營連鎖機構手術經驗豐富,服務更完善;綜合類醫美機構客戶群主要為女消費者,價格優勢明顯,服務體驗更佳;而公立醫院作為植發技術的“發源地”,信譽度高但并非為主營科室,醫生資源相對較少,手術排期長,服務體驗不佳;地方非連鎖機構準入門檻相對較低,價格優勢明顯,因普遍規模較小,受疫情影響較大。

《報告》顯示,顏值經濟催生植發需求,年輕人群對外貌關注度極高,加上年輕消費人群面臨求職、求偶等人生重大事件,更加期待植發帶來工作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伴隨女社會地位提高,對姣好外貌形象的需求場景增加,女消費群體迅速增長,且有未來超越男消費群體的趨勢。更專業的養發護發方式為人們所追求,有更多消費者考慮醫療養護。

因此,2021年我國植發行業顯示新特點:男、女消費者均呈現年輕化趨勢,消費人群多元化,需求更為個化;女消費人群持續增長;以求美為目的的植發原因在男消費者中有所增長,消費人群進一步擴大,養發人群也開始尋求專業醫療的幫助。

《報告》指出,技術關注度的提升、新媒體的影響力、精細化的營銷內容、已成趨勢的貼心服務是促成消費者植發的決策要素。

新生植發相關負責人說:“可以一句話概括,現在的顧客越來越專業,對于問題的需求越來越細化。隨著社交臺的普及,消費者大概知道植發的業務模式是怎么回事,基本都會先做攻略,再決定選擇哪一家,或者選擇什么樣的技術。”

不剃發植發受追捧 養發服務行業厚積薄發

那么什么樣的技術最受消費者歡迎?《報告》顯示,根據不同的植發器械,現有技術可以歸結為四類:寶石刀、種植筆、種植針、不剃發植發技術。在這些主流技術中,不剃發植發技術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該項技術也因其效果自然、恢復快、能有效避免尷尬期等優勢,在消費者中的使用意愿最高。在這項技術中,最成熟的機構當屬碧蓮盛,據《報告》顯示,在不剃發植發技術這一領域,碧蓮盛市場占有率超9成。

在植發行業逐步壯大的同時,養發服務逐漸由傳統美發服務向獨立服務品類過渡,各大機構逐漸重視養護體系搭建,對市場現有產品進行整合,養護技術不斷發展,服務體系逐漸完善,市場潛力逐步顯現。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我國養發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截至2022年上半年市場規模達到883億元。業內專家認為,因為脫發是慢發展的過程,而頭皮的養護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所以養發服務市場潛力巨大。

《報告》顯示,相比傳統養護,醫學養護具有操作更規范、治療更強的優勢,消費者的需求年也逐漸由傳統生活養護轉向醫學養護為主。年來,各大養發館、美容院、理發店以及醫院,都開始提供頭發護理、防脫發、烏發等服務。但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也不斷出現從業規范化缺失、養發產品不合規等市場亂象。《報告》認為,未來將出現行業洗牌,滿足消費者多種綜合頭皮養護需求的專業養發機構或成最后贏家。

在保持專業技術規范化基礎上 全面提升服務體驗

針對植發行業的發展趨勢,《報告》認為,年來,植發行業消費者年輕化態勢明顯,女價值凸顯。在未來的市場競爭當中,誰能率先把握女市場,誰就能走在行業前端。四大機構當中,碧蓮盛率先采取和主推不剃發植發技術,在注重外觀的女消費者中已經形成良好的口碑。

此外,妥善解決“尷尬期”的技術服務將領跑賽道,雖然不剃發植發這一技術日益成熟,但是對于當下想要“效率”和“美觀”兩手抓,且兩手都要硬的消費者來說,醫生專業度就顯得格外重要。《報告》認為,全生態全生命周期行業發展將堅持整合營銷,形成植養閉環。在未來的市場競爭當中,是否能率先把握養護市場,也成為能否在行業領跑的重要一環。同時,行業在保持專業技術規范化的基礎上,也將全面提升服務體驗,因此迎難而上、全面升級服務體系,才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布局未來。

《報告》認為,總體來看,毛發移植行業消費者和市場規模仍在進一步擴大,較為規范的整體格局體系將逐漸搭建完成。未來,毛發移植機構僅靠提供植發服務將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需要建立包括前置養護需求,后置毛發移植需求在內的全產業鏈的服務模式。

因此,未來幾年,養發市場成為植發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報告》指出,醫學養護行業潛力巨大,受資本推動的影響,未來競爭將愈加白熱化;運營模式也將逐漸向正規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技術實力將日漸成熟,尋找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和突破。

標簽: 養療結合 植發行業業態升級 市場規模 毛囊單位鉆取術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游戲市場2022上半年收入1477億元 游戲用戶規模約6.66億人

中國游戲市場2022上半年收入1477億元 游戲用戶規

7月21日,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和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1-6月,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更多

2022-07-22 10:14:17
“養療結合”助力植發行業業態升級 市場規模達169億元

“養療結合”助力植發行業業態升級 市場規模達16

日前,在消費日報社指導下,全域商業洞察與分析服務提供商秒針發布了《中國植發行業研究報告(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深度聚更多

2022-07-21 10:32:25
2022年沉浸式劇本娛樂業報告:年營收將縮減至170億元 行業發展略顯受挫

2022年沉浸式劇本娛樂業報告:年營收將縮減至170

近日,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聯合美團研究院發布《中國沉浸式劇本娛樂行業研究報告(2021-2022)》,并聯合劇本殺、密室行業代表商家共同發起更多

2022-07-18 10:28:59
全聚德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食品化提速開啟新增長點 多重舉措精細化堂食餐飲

全聚德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食品化提速開啟新增長

7月13日,全聚德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 45億元至1 56億元。值得欣慰的是,報告期內公司1更多

2022-07-15 10:40:52
全聚德2022年上半年預虧1.45億元-1.56億元 上年同期虧損為4245.29萬元

全聚德2022年上半年預虧1.45億元-1.56億元 上年

7月13日,全聚德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約為1 45億元至1 56億更多

2022-07-14 10:30:23
珠江啤酒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 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1億元至3.4億元

珠江啤酒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 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

7月12日,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啤酒)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珠江啤酒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更多

2022-07-13 10:26:12
雅本化學發預盈公告 預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9.01%至47.57%

雅本化學發預盈公告 預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凈

雅本化學(300261)近日披露,預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 25億元至1 55億元,同比增長19 01%至47 57%;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1 35億元至1 6更多

2022-07-12 10:46:53
亞馬遜7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其2022年第一季度凈虧損額達到38億美元

亞馬遜7年來首次出現虧損 其2022年第一季度凈虧

日前,亞馬遜前物流總管戴夫·克拉克離開了這家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的網絡電商巨頭,出任美國航運軟件公司Flexport的CEO。在他離職之時,亞更多

2022-07-11 10:34:18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價 34個城市跌回2年前占據70城的近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金融管理部門:房地產銷售和融資同步回暖 積累的需求開始釋放
    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落地顯效,疊加全國疫情逐步好轉,積累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 政策內容逐漸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且全...
中交地產成“漲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盤,滬深65家重慶A...
“小麥大蒜換房” 中小城市為賣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開發商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活動。其中,小麥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 同比下降城市個數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