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協會發布“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時間:2021-10-19 15:45:04

10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9月30日——10月9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的《“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9月30日至10月9日共計10天監測期內,系統共收集“十一”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9518930條,監測到“吐槽類” “消費維權”信息3175957條,占“消費維權”信息總量的33.37%。負面敏感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景區、快遞和食品消費四個方面。

輿情:交通、景區等四方面負面輿情多

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交通”類負面敏感信息739550條。交通類負面敏感信息與高速出行密切相關。第一,新能源車增多,服務區排隊充電現象嚴重,新能源車的“里程焦慮”在假日集中出行期間被迅速放大,是應予關注的新問題。第二,一男子舉報上百輛走應急車道車輛,同樣的現象以往節假日期間也有出現。

典型案例:

10月1日,一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車主,在耒陽服務區給車充電時,花費了五個多小時的時間。原本八個多小時的路程,最終花了十六個小時。

監測期內,共收集與“景區”有關的負面敏感信息479871條。“景區”類負面敏感信息在多地出現,主要源于假期出游人流量驟然集中,景區承載能力開始經受流量與輿情的雙重考驗。

典型案例:

10月3日,四川省稻城亞丁景區大批游客滯留到深夜,無法離開景區。景區工作人員證實屬實,介紹說當日進入景區游客并未達到上限,而是因為大巴車安排出現問題導致運力不足。

10月5日,有游客稱,安徽蕪湖一景區內,女游客擠爆男廁所。工作人員回應稱,因為假期游客太多,有點亂,到哪里都是排隊。

典型案例:

9月30日,網友張媛(化名)發微博稱,她網購了一個筋膜槍,收到快遞時,發現包裹上寫有許多不堪入目的侮辱字眼,多次向快遞公司投訴此事,均未得到回復。快遞公司回應媒體稱,由于快遞經手人員及環節眾多,目前還未查到真相。事發后,快遞網點負責人已第一時間聯系投訴人表示道歉,愿意給予500元現金補償,投訴人表示拒絕。

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食品”類負面敏感信息240967條。負面敏感信息集中主要與有消費者爆料茶百道使用過期原材料有關。

典型案例:

媒體暗訪了不同城市的4家茶百道店鋪,都存在過期材料更換標簽使用的情況,并且店員聲稱是為了防止檢查。 ???

10月1日,有網友爆料稱在華萊士北京搜秀城店吃漢堡吃出蟑螂,華萊士搜秀城店工作人員稱是不可能的事,并表示當時具體處理情況不清楚。

分析:五個“不適配”是引發輿情主要因素

中消協表示,從數據與案例的比對分析可以發現,今年“十一”消費輿情主要表現為熱點槽點相對集中且高度重合的特點。與以下五個方面的“不適配”密切相關:

一是集中休假的制度設計與假期消費訴求的“個化”、“品質化”趨勢不適配。

從輿情熱點場域中的普遍槽點來看,休假時間過于集中,不僅導致潮汐式消費場景中吃、住、行環節上的擁堵,更讓公共產品及相關服務淡旺兩季的資源配置陷入兩難;集中休假引發的扎堆兒出游、“人從眾”式觀光,某種程度上還有可能助長部分景區“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資源驅動型發展模式依賴。“家和目的地”之間缺乏高質量、高舒適度的互動新模式,旅游業也難以呈現良互動、多元互動的發展新格局。

二是景區產品設計中智能化、數據化設備設施的“硬投入”與運營管理手段、反應速度等“軟實力”的提升效率不適配。

利用大數據打造智慧化景區,通過移動端預訂臺實行門票預約、控制游客總量、公布預警限流情況等,但依然無法有效規避景區達到最大承載量后引發的游客不適與不滿。

三是服務供給“有沒有”的目標設定與消費訴求向“好不好”升級的變化趨勢不適配。

以新能源車為例,全國高速公路充電樁保有量數以萬計。然而,因生產標準不統一造成的充電接口不兼容、因管護維修不到位帶來的“僵尸樁”,卻難以從容化解一眾車主的囧途尷尬與里程焦慮。無論是充電一小時排隊四小時的吐槽、還是兩撥人為搶充電樁而大打出手的鬧劇,都充分說明現有充電樁雖然滿足了“有”的目標設定,卻還沒有取得布局合理、完善兼容、便捷高效的“好”成績。

四是網紅產品、流量美食的“人設”人氣與誠信、守法的展業營商底線要求不適配。

“十一”期間幾起食品安全輿情案例的出現盡管有偶發,但本質上可能還是相關經營者素食品安全這根弦就繃得不夠緊。關注自身經營收益多,關注消費者合法權益少;專注流量聚集轉化多,專注品質堅守提升少。表里不一的人氣經不起時間檢驗,名不副實的流量禁不住人心稱量。沒有修身琢業的匠人匠心,最終無法適配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

五是消費者對品質提升、體驗感升級的更高追求與健康消費理念、智慧消費行為的自我建設不適配。

“云端打卡”“懶宅在家”,今年“十一”期間個化的度假方式成為熱點話題,個度假、理宅家的多元選擇也給了我們更多啟示:比如選擇自駕尋找家門口的“詩和遠方”是否預見到了可能會有的扎堆擁堵,比如“說走就走”前是否花時間費心思做了詳細完善的預案和攻略,比如接到流量預警時是及時調整線路還是抱著僥幸心理去一探究竟?品質消費的兩端,一頭是妥帖靠譜的優質服務,一頭則是成熟理的消費理念與行為選擇。

建議:優化景區峰值應對預案

中消協根據輿情分析,向經營者、監管部門、消費者提出了四個建議:

一是探討完善集中休假制度,緩解“十一”供給壓力,落實并強化帶薪休假制度,系統推進靈活休假、彈休假、錯峰休假的制度設計與落地措施。嘗試引導行業制定實行景區門票錯峰優惠制度,嚴格完善門票預約制度。將老年人、自由職業者等時間相對充裕或自主支配能力相對較強的游客,吸引到時出游。

二是嘗試優化景區預警限流等峰值應對預案,通過細化內部管理、時模擬演練等組合手段、系統施策提升導流水與接待效能。既要依靠大數據和算法的科技創新力,又要充分激活人的主觀能動;既要讓游客量接或達到預警閾值時的系統自動提醒更及時更準確,又要有做出停止售檢票的決策后有溫度有關懷的建議提示。

三是強化對網紅食品、流量商家、人氣服務的巡查監管。壓實主體責任、提高違法成本。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產品生產者、銷售者誠信追溯機制,對嚴重失信者予以公開曝光。在全社會倡導“質量興衰,人人有責”的理念,普及質量安全知識,引導消費者“用腳投票”,不斷提升消費者質量意識、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

四是鼓勵多元主體積極參與消費引導和消費教育,引導消費者健康消費理念、成熟消費行為。既要有內容更具針對、形式更具靈活、傳播更具到達率的事前啟發提升引導,又要有事后解決問題的執行力、總結反思的穿透力、設身處地的親和力。

(記者任震宇 李建)

標簽: 中國消協會 十一 消費維權 輿情 分析報告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服務興起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

近日,杭州小狗請私教健身一個月瘦10斤的趣聞引發網友關注。對此,不少網友好奇,減肥已經卷到動物界了?實際上,目前市場上為寵物請私教的更多

2022-07-22 10:17:31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近期,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江蘇、天津、廣州等地都在發放消費券,涉及餐飲、家電、汽車等多個領域。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記者從更多

2022-07-21 10:30:17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單就餐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

昨天上午10時開始,北京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飲類服務的平臺企業共同出資,推出外賣類、到店類、養老助殘類三種消更多

2022-07-20 10:23:02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好商家卻動力不足?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

為更好守護外賣安全,近段時間不少城市都在開展食安封簽推廣活動。對這一倡議,消費者普遍叫好,但一些商家卻顯得動力不足。封簽雖小,作用更多

2022-07-20 10:22:06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我市近期還將發放消費券,疊加助力消費升級原價3299元的空調,廠家活動優惠500元,家電以舊換新又抵扣了400元,政府給的節能補貼再免去239更多

2022-07-19 10:51:11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復蘇緩解餐飲企業經營壓力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

餐飲消費券有多少?去哪領?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上午10點起,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據悉,此次消更多

2022-07-19 10:24:06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尋求涼爽成為消費者的最大喜好,此時以水為關鍵詞的各類水世界、水樂園在消費市場大放異彩。商家們緊緊抓住商機,使出渾身解數攬更多

2022-07-18 10:38:43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近期,新茶飲品牌喜茶和老字號餐飲品牌全聚德因接連宣布推出線下聯名店引發關注。專家認為,與以往產品聯名不同的是,線下聯名店是從整個設更多

2022-07-18 10:38:15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價 34個城市跌回2年前占據70城的近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金融管理部門:房地產銷售和融資同步回暖 積累的需求開始釋放
    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落地顯效,疊加全國疫情逐步好轉,積累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 政策內容逐漸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且全...
中交地產成“漲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盤,滬深65家重慶A...
“小麥大蒜換房” 中小城市為賣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開發商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活動。其中,小麥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 同比下降城市個數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