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密集出臺 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再加碼

來源:經濟參考報時間:2020-06-18 16:45:42

新一輪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持續加碼。6月17日,國常會提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此外,《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多部委正就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展開部署,籌劃一攬子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大舉措,圍繞小微企業信貸加量投放,完善首貸、續貸業務以及貸款風險分類制度等多方面精準施策,持續推動更多資金“直達”實體,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記者了解到,后續更多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政策已明確責任單位和時間表。包括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防止資金“空轉”套利、提升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等多項重磅政策將于年內落地。而完善考核激勵機制,鼓勵銀行敢貸、愿貸、能貸的政策落實也已進入倒計時階段。

政策密集出臺 加碼小微金融服務

6月17日的國常會提出,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發放小微企業無擔保信用貸款、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政策,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實際上,從中央到地方,近期已相繼出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系列政策舉措,涵蓋差異化監管、加大信貸投放、完善貸款風險分類制度等多方面內容。

在金融委6月6日發布的11條金融改革措施中,出臺《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被列為首位。“該辦法以小微企業融資各環節為主線,充分考慮商業銀行個體差異和小微金融業務實際,設置差別化評價指標,對商業銀行落實盡職免責要求,給予小微企業貸款差別定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這一辦法有助于激勵銀行提供差異化服務,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各相關部委也積極出臺相應落實政策。央行聯合多部門接連發布《關于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三份文件,強化對小微企業金融支持。發改委等六部委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規范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則透露,今年將持續推進對小微企業續貸業務的差異化監管,完善貸款風險分類制度,允許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續貸貸款風險分類納入正常類。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從政策目的上來說,希望讓更多的中小微企業都能夠活下來,穩定就業,從而實現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最終政策目標。

地方落實方案也在陸續跟進。6月16日,上海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李虎在相關會議上對商業銀行貸款盡職免責制度提出了改進意見,并表示應逐步提高小微信貸從業人員免責比例,落實放寬不良容忍度的要求,從而激發基層開展小微信貸業務的積極性。而為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吉林省小微企業融資申報系統“吉企銀通”近日正式上線,為銀企供求信息線上對接搭建了有力渠道。

精準施策力促資金直達實體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小微企業資產規模較小、固定資產少,信用風險相對較高等痛點,為小微企業在資金總量和結構上提供支持,精準施策讓資金“直達實體”是本輪金融支持政策的一大亮點。

兩大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已經“出爐”。其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通過與地方法人銀行簽訂利率互換協議,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預計延期政策可覆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約7萬億元。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則通過4000億元再貸款資金,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優惠資金支持,預計可帶動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約1萬億元。

在“加量”的同時,政策也在謀求小微融資持續“擴面”。“中小企業貸款難,首先在首貸難。要堅持首貸、續貸兩手抓,將破解‘首貸難’問題作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花大力氣從體制機制、基礎設施、產品服務、考核激勵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今年以來,北京、重慶、甘肅多地創設了企業首貸服務中心,重點攻克“零信貸”小微企業首貸難題,并取得了顯著效果。北京銀保監局局長李明肖近日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北京銀行業對小微企業續貸和新增首貸規模已分別超過400億元和800億元,新增首貸企業超過3.4萬戶。

政策紅利下,金融加速輸血實體的效果正在顯現。最新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5月企(事)業單位貸款結構有所改善,在增加的8459億元貸款中,短期貸款增加121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30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86億元。溫彬指出,本月貸款較去年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企業中長期貸款貢獻,意味著金融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

配套政策持續跟進

記者了解到,后續一攬子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政策已在醞釀中。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防止資金“空轉”套利、提升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等多項重磅政策已明確責任單位和時間表。

明顯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是今年金融政策重要發力點。據悉,人民銀行等多部委6月底前將出臺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精準性的相關政策。財政部、銀保監會年內將持續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并明顯降低費率。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的相關政策也將于8月底前出臺。

對于后續金融政策對小微企業的幫扶,中商智庫首席研究員李建軍認為,在定向降準和再貸款工具的使用上仍需加大力度,同時引導資金價格的下降,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負擔。此外,在恢復生產的過程中結合多種方式,應以貸款為牽引,為企業的持續生產提供長期的發展資金,并做好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補充機制,擴展企業的融資渠道。

董希淼建議,下一步應從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監管政策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完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激勵約束機制,為銀行業服務小微企業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同時,推動大型銀行與中小銀行、主流銀行與互聯網銀行加大合作,加快構建多層次、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防止對大型銀行的激勵政策措施“誤傷”中小銀行。

標簽: 小微企業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服務興起

寵物保險康復理療等寵物消費市場悄然興起 擬人化

近日,杭州小狗請私教健身一個月瘦10斤的趣聞引發網友關注。對此,不少網友好奇,減肥已經卷到動物界了?實際上,目前市場上為寵物請私教的更多

2022-07-22 10:17:31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多地發放新一批消費券 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

近期,北京、河北、上海、山東、江蘇、天津、廣州等地都在發放消費券,涉及餐飲、家電、汽車等多個領域。消費券怎么領,都能干什么?記者從更多

2022-07-21 10:30:17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單就餐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

昨天上午10時開始,北京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飲類服務的平臺企業共同出資,推出外賣類、到店類、養老助殘類三種消更多

2022-07-20 10:23:02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好商家卻動力不足?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

為更好守護外賣安全,近段時間不少城市都在開展食安封簽推廣活動。對這一倡議,消費者普遍叫好,但一些商家卻顯得動力不足。封簽雖小,作用更多

2022-07-20 10:22:06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節能補貼帶火綠色家電消費 疊加助力消費升級

我市近期還將發放消費券,疊加助力消費升級原價3299元的空調,廠家活動優惠500元,家電以舊換新又抵扣了400元,政府給的節能補貼再免去239更多

2022-07-19 10:51:11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復蘇緩解餐飲企業經營壓力

北京餐飲消費券覆蓋超7萬商家 多方推動餐飲市場

餐飲消費券有多少?去哪領?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上午10點起,美團、餓了么等平臺面向全市消費者發放餐飲消費券。據悉,此次消更多

2022-07-19 10:24:06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帶火“親水經濟” 水上生意激發消費活力

炎炎夏日,尋求涼爽成為消費者的最大喜好,此時以水為關鍵詞的各類水世界、水樂園在消費市場大放異彩。商家們緊緊抓住商機,使出渾身解數攬更多

2022-07-18 10:38:43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探尋門店消費新場景 餐飲品牌“盯上”聯名店

近期,新茶飲品牌喜茶和老字號餐飲品牌全聚德因接連宣布推出線下聯名店引發關注。專家認為,與以往產品聯名不同的是,線下聯名店是從整個設更多

2022-07-18 10:38:15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價 34個城市跌回2年前占據70城的近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金融管理部門:房地產銷售和融資同步回暖 積累的需求開始釋放
    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落地顯效,疊加全國疫情逐步好轉,積累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 政策內容逐漸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且全...
中交地產成“漲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盤,滬深65家重慶A...
“小麥大蒜換房” 中小城市為賣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開發商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活動。其中,小麥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 同比下降城市個數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