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服裝品牌頻頻敗走中國市場 緣何頻頻撤退?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從思萊德(SELECTED)官方客服處獲悉,該品牌將于今年7月31日前關閉中國所有線下零售店鋪。近年來,已有NEW LOOK、Topshop、老海軍(Old Navy)等八家海外服裝品牌宣布撤出中國市場。海外服裝品牌緣何頻頻撤退?
思萊德在北京的某線下門店。
思萊德“最后的時間”
思萊德將要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近日在社交平臺上傳播。通常品牌在關店前都會“火”上一段時間。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消費者給思萊德的反饋依舊比較“冷靜”。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來到北京市思萊德一線下門店,該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店所有服裝一律七折銷售。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該店的客流量較小,銷售情況并不太樂觀。記者隨機查看店內一款休閑褲,標價為499元。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之前從沒買過思萊德的衣服,近來看到網上消息說思萊德要撤店,才想來逛逛,本想撿漏,但其售價較高,即使打折也并不便宜,所以不會選擇購買。
記者瀏覽某電商平臺的思萊德官方旗艦店發現,其產品定價范圍較廣,既有不到百元的短袖,也有2000多元的外套。但其線上店鋪的優惠力度不及線下。從銷量來看,目前店內暢銷的服飾大多還是定價在300元以內的產品,產品評價則是好壞不一。
目前在社交媒體上關于思萊德的話題也是越來越少。通過用戶留言可以看出,有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這個品牌,甚至直言“從未聽說過,難怪要撤出”。
公開資料顯示,思萊德、杰克瓊斯(JACK&JONES)、ONLY、維莎曼(Vero Moda)是丹麥時尚零售商綾致時裝旗下四大品牌,也是較早一批進入中國時裝市場的外國時尚品牌。據悉,除了思萊德將關閉線下門店之外,對于另外三個品牌,綾致時裝表示要繼續增加運營投入。
思萊德敗走中國市場也給同行敲響了警鐘。記者了解到,我國男裝行業利潤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去年已不足50億元。海瀾之家、七匹狼、雅戈爾等品牌的營收均出現過不同程度下滑,且面臨著品牌老化、高庫存、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市場生變
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思萊德,這兩年來,已有八家海外服裝品牌宣布撤出中國市場。
2020年10月,Topshop在香港最后一家中環旗艦店關門,從此徹底與大中華區線下渠道告別。2021年1月,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母公司Inditex表示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此前,GAP旗下的Old Navy、Esprit等品牌也宣告徹底關店,退出中國市場。
為何這些曾經代表“洋氣”的品牌卻落得如今的下場?“更新速度不快,也不時尚”“有些牌子就只剩牌子”“國潮崛起早已是大勢所趨”……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的留言或許道出了些許原因。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思萊德們在華撤退的背后,反映的是服裝產業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具體而言,“云消費時代”最大的變化是消費打破時間、空間、地域限制,而這樣的趨勢就給傳統的品牌商帶來了新的挑戰。
賴陽進一步解釋道,服裝銷售的傳統渠道需要有龐大的一個分銷體系,海外品牌來到一個國家或城市,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店鋪運營體系,而這個運營體系中就包括房租、水電、員工等一系列成本費用。其次,還要有巨大的鋪貨成本,而不少店鋪鋪貨的服裝很大一部分是售賣不出去的。那些賣不出去的服裝就會被品牌方收回,拿到奧特萊斯店去進行二輪、三輪的甩賣,甩賣過程中,它的價格要大打折扣。如此狀況就迫使服裝企業提高產品定價。此外,服裝產品更新的速度由過去的一個季度、幾個月一更新,變成了兩個星期一更新,在如此高的更新率下,服裝企業所面臨的商品損耗就會非常高。這些都讓服裝企業經營面臨很大的挑戰。
全國消費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中國服裝市場競爭激烈。目前,服裝行業傳統的“生產—流通—消費”過程已經完全改變,變成“設計—采購(定制)—生產—銷售—服務—創新”的業務流程。此外,銷售已不是服裝行業的終點,真正的終點是一系列的售后服務,企業還需要在服務過程中繼續創新。對于海外服裝品牌而言,如果不適應這種變化,最終的結果自然是虧損、撤退。
而除了市場本身的變化以外,疫情也是不小的影響因素。思萊德品牌終止中國零售業務的文件顯示,2020 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消費習慣的巨大改變,在過去兩年里,思萊德進行了全面轉型的嘗試。“線下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客流量大幅減少給我們銷售復蘇帶來了挑戰,同時高額的店鋪成本讓經營變得不可持續。”
路在何方
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且安全、穩定,是海外品牌投資的樂土。時尚領域專家張培英認為,中國市場是商家必爭之地。然而品牌想在中國市場重獲生機,要注重品牌的打造,對品牌定位和調性都要有把控,更要結合中國國情來打造產品并進行定價。
據悉,已有海外服裝品牌持續轉變經營思路,有的還取得了明顯成效。2021年,已退出中國市場的Forever 21宣布入駐唯品會、拼多多兩家電商平臺,以品牌授權代理的模式重返中國市場。
Inditex集團公布的2021財年報告顯示,其銷售額為277.2億歐元,同比增長35.8%。其中,在線銷售收入達75億歐元,同比2020年增長14%。Inditex集團CEO scar García Maceiras表示,通過數字轉型,該集團的產品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時尚水平得以提升。
賴陽也對記者舉例,一些日本品牌在線上發展得就不錯,比如優衣庫的網上銷售比例就越來越高。記者查詢發現,在某電商平臺,優衣庫的店鋪粉絲達到了2467萬,旗艦店也在首頁比較顯眼的位置,優衣庫還標注“門店自提,最快30分鐘閃電取”“小時達,最快1小時發貨”。其店鋪標注T恤熱銷第一名的產品,截至發稿月銷已達8萬余件。
對于海外服裝品牌的出路,賴陽建議,未來的服裝品牌不應再開大量的實體店,只需開少量的品牌形象店、旗艦店來宣傳展示品牌,更多的精力轉到互聯網上進行銷售。在互聯網直銷的服裝品牌,即使產品定價比那些實體店低得多,但最終卻能獲得能很好的收益,甚至利潤比那些實體店高出不止一倍。
洪濤也表示,海外服裝品牌在華的出路與國內企業一樣,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加速數字化轉型,采取多種“非接觸型”業態模式、業務流程、業務方式,適應變化的環境、變化的市場,否則是沒有生路的。
時尚行業專家楊大筠則提醒,盡管時尚品牌做電商的成本相對低一些,但仍需要品牌深度摸索。
標簽: 中國市場 海外服裝品牌 產品定價范圍 我國男裝行業利潤總額
相關閱讀
-
07-22
-
07-22
-
07-20
-
07-20
-
07-20
推薦閱讀
-
-
顯示面板產業步入下行周期 彩電企業成本壓力釋放
近日,三星電子再度延長面板采購的消息讓外界坐實了面板產業已經切換至下行周期的猜測,有消息人士稱,三星電子自6月中旬開始停止采購包括更多
2022-07-22 10:59:27
-
-
產品代理人分級對應 保險銷售監管趨嚴
7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管理辦法共六章49條,對保險銷售更多
2022-07-22 10:19:19
-
-
方便面江湖內卷加劇“高端風”走熱 電商渠道或成
方便面江湖的高端戰事硝煙彌漫。近日,今麥郎旗下一桶半上線首款高端新品。至此,方便面江湖的四大天王康師傅、統一、白象、今麥郎都在逐鹿更多
2022-07-21 10:35:31
-
-
奈飛牽手微軟將推出含有廣告的訂閱模式 保持用戶
全球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日前宣布將推出含有廣告的訂閱模式。據悉,奈飛含有廣告的訂閱模式或將于今年年底向消費者推出。這代表著奈飛更多
2022-07-21 10:34:18
-
-
長短視頻平臺首次牽手 進一步激發影視類創作者熱
近期,長短視頻平臺在規范影視作品的二次創作方面相繼邁出步伐。7月19日,抖音宣布和愛奇藝達成合作,將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更多
2022-07-20 10:30:03
-
-
一個萬億級新藍海 預制菜“黃金賽道”如何跑出好
預制菜作為一個萬億元級市場規模的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小小一盤預制菜,一頭是田間,一頭是餐桌,串聯起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有關專更多
2022-07-20 10:28:59
-
-
入局中國有稅零售 DFS有何競爭優勢?
近日,DFS集團獲得了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的國內精品標段特許經營權。作為全球高端消費品旅游零售商,DFS在全球經營多家免稅商店。DFS更多
2022-07-20 10:27:49
-
-
“雪糕界”陷入競爭“膠著” 卡拉膠究竟是什么?
最近,某品牌雪糕不會融化登上網絡熱搜,有觀點指出,該品牌雪糕中含有大量食用膠(卡拉膠)。事件經過網絡發酵后,廣大網友對于雪糕又有了新更多
2022-07-20 10:24:56
時尚熱圖
熱門標簽
精彩放送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今日必看
-
精彩話題
-
最新見聞
- 環球即時:上市公司正負面新聞2022年07月21日
- 世界動態:加碼高階智駕,國內開放首個無人化出行商業試點
- 當前快看:【盤前播報】建議淡化指數,密切關注量能是否有效補充,積極布局運作輪動板塊
- 天天關注:新股申購(打新小鬧鐘)2022年07月21日
- 環球關注:電網單月投資額環比大增74%!南方電網旗下A股三個月暴漲近3倍,這些上市公司受益
- 最新快訊!最高800萬!購房補貼政策潮起:地方政府積極穩樓市
- 全球消息!烏克蘭要違約了?政府計劃推遲兩年償還外債
- 【全球獨家】沖A股失利轉戰港股,檸萌影業終得入場券,堪稱爆款制造專業戶,持久率如何?
- 今亮點!拆解方三文對談王國斌:自洽之謎,悖論之惑,與被低估的三句
- 世界關注:北溪重啟前夕 歐盟提議今冬減少15%天然氣用量 但面臨巨大阻力
- 天天快看:培育鉆石半年報盤點:中兵紅箭等三家公司單季凈利料創歷史新高
- 重點聚焦!工信部:上半年多晶硅全國產量約36.5萬噸 同比增長53.4%
- 全球熱頭條丨T+0變T+1!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形態改造與規模壓降同步
- 【世界速看料】金梓才和他的財通智慧成長繼續癡迷“豬周期”,財通基金公告踩雷地產股,究竟哪只產品存隱憂
- 全球熱點!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36.78億元
- 天天速訊:主板三連陽 重回3300上方
- 【天天新視野】指數仍將震蕩反彈
- 【環球速看料】多方尚未完全發力 上升趨勢或有延續空間
- 今日熱訊:段光明將出任英大證券董事長
- 每日焦點!收評:滬指三連陽收復3300點 軍工股掀漲停潮
- 全球今日訊!愛康將為甘孜州正斗光伏實證實驗基地提供支架
- 全球信息:指數高開震蕩走強 大消費表現活躍
- 環球今日訊!礦業巨頭淡水河谷下調年度產量預期 鐵礦石市場有望受提振
- 香港上市需要什么條件?港股主板IPO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包括哪些市場?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定義
- “羲和號”首次獲得三種太陽譜線輪廓
- 飛秒激光“點亮”空氣形成3D影像 飛秒激光顯示技術難在哪?
- 環氧乙烷:冰激凌里的“砒霜” 作口罩消毒劑卻“真香”
- 溶于淚液的硅納米針隱形眼鏡面世 未來或有望用于治療人類眼部疾病
- 為什么雄蟑螂不能吸引雄蟑螂? 蟑螂“戀愛”奧秘被科學家破譯
- 清華大學固體氧化物電解池制氫系統樣機開發項目通過驗收
- 股票里面的pb是什么意思?股票pb計算公式是什么?
- 浮籌比例是什么意思?浮籌比例是怎么計算的?
- 中國a50指數是啥意思?a50是什么意思?
- 股票中出現XR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現XR有什么影響?
- 基金分幾種類型?投資基金可以分為哪幾種?
- 股票新股和次新股是什么意思?新股與次新股的區別是什么?
- 認購權證是什么意思?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的區別是什么?
-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是什么?流動資產周轉天數一般多少合適?
- 換手率怎么計算? 換手率的意義是什么?換手率高好還是低好?
- 集合競價在什么時間進行?集合競價規則和技巧?
- 北京證券交易所指數代碼怎么看? 創業板最高指數是多少?
- 股票分批賣出手續費會增加嗎?如何分批買入一只股票?
- 新手炒股適合加杠桿嗎?股票加杠桿需要什么條件?
- 散戶可以買中證1000股指期貨嗎?中證1000上市時間
- 如何判斷漲停板出貨和吸籌?漲停板吸籌和出貨的區別
-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需要什么資料?小規模不交增值稅還提附加稅嗎?
- 小規模納稅人已經代開專票附加稅如何申報?補充公積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嗎?
- 羅馬是哪國首都?羅馬有多少年的歷史和文化?
- 哲學專業要學什么科目? 哲學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 民生易貸借款條件 民生銀行民易貸怎么樣?
- 67萬韓元等于人民幣?67萬韓元是多少人民幣?
- 2022年南水北調概念股有那些? 南水北調行業上市公司名單一覽
- 圣農發展上市時間 圣農發展股票代碼是多少?
- 業績超預期比亞迪熱度再上升 市場占有率排第一
- 二季度全國平均招聘月薪9283元 同比上升0.89%
- 大牛股中通客車上演“天地板” 最終收于跌停價22.89元/股
- 中通客車午后閃崩上演“天地板” 中信證券罕見提示風險
- 首批創業板戰配基金陸續迎來開放期 全市場共有13只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
- 中證1000衍生品利好優質小盤股 以醫藥等成長性較強的細分領域為主
- 退市海醫下周將摘牌 年內已有46家公司退市創出歷史新高
- 長短視頻平臺首次牽手 進一步激發影視類創作者熱情
- 一個萬億級新藍海 預制菜“黃金賽道”如何跑出好成績?
- 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上證指數漲1.55%報3278.1點
- 入局中國有稅零售 DFS有何競爭優勢?
- 小麥價格走低 面粉價格在淡季為何不降反漲?
- 聚焦五大領域 四部門聯手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 商務部:加快補齊農村商業設施短板 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覆蓋面
- “雪糕界”陷入競爭“膠著” 卡拉膠究竟是什么?
- 兒童牙膏按現行法規監管可正常銷售 不得標注“食品級”等詞語或者有關圖案
- 工信部: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 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單就餐
-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好商家卻動力不足?
- 7月1日起 北京市社保月繳費基數下限為5869元
- 保險炒停售強制搭售將劃紅線 售前進行產品人員分級
- 未來三年鄉村民宿發展定調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 天天快報!上市公司正負面新聞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聚焦: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看點:新股申購(打新小鬧鐘)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速看料】固態電池技術再獲突破,未來能量密度有望為三元電池數倍
- 環球熱頭條丨7月19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例
- 每日熱聞!【盤前播報】建議淡化指數,積極布局運作輪動板塊,圍繞科創板
- 播報:濱州市技師學院骨干教師和班主任參加培訓長本事
- 環球信息:新聞聯播精選2022年07月19日
- 【當前獨家】磷石膏“以渣定產”,工業固廢有望變廢為寶?
- 世界視點!一周內兩次!上海核心商務區辦公樓中國電信寬帶斷網
- 天天快資訊:國家能源局:上半年風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7.2%
- 【天天時快訊】天然氣危機逼迫下 歐洲化肥巨頭警告將進一步減產
- 環球快播:鄭州銀行與當地房管局“互懟” 預售資金監管不力誰之過?
- 今日快看!烏克蘭農業部長:今年可能減少30%至60%的冬季作物播種
- 速遞!【明日主題前瞻】裝機量占比超85%的儲能方式,“十四五”期間總投資1.6萬億元
- 世界微資訊!中國5月持續減持美國公債 持倉量降至數年低點 原因為何?
- 每日熱訊!瑞銀:電改推進提升發電企業回報率 光伏需求或仍維持高景氣
- 熱消息:澳大利亞將減少天然氣出口 歐洲“氣荒”局面雪上加霜
- 天天熱議:一體化壓鑄熱度升溫!龍頭股兩個月暴漲3倍,產業鏈上市公司競相布局
- 環球通訊!看誰跑得快?一眾高位股集體崩跌!仍有大佬從容賺走2000多萬
- 焦點!【數據看盤】北向資金甩賣兩大鋰電龍頭 一線游資高低切換跡象明顯
- 【環球新要聞】1Y存單發行利率較月初下行18bp已至2.15%,債市杠桿維持高位
- 每日消息!拜登中東行幾空手而返 普京訪伊朗簽“世紀大單”
- 世界今日報丨美國經濟衰退將以何種方式出現?瑞銀給出4個衰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