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收入用于營銷 賣傘起家的蕉下“含金量”有多高
靠賣傘起家的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蕉下)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沖刺“中國城市戶外第一股”。然而,中國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蕉下的研發支出為7164萬元,占總營收的3%,而公司分銷及銷售開支為11.04億元,占收入的45.9%。然而,這個讓半個網紅圈都為其帶貨的品牌,雖賺得盆滿缽滿,但也讓不少消費者開始質疑:購買蕉下產品是在交“智商稅”。
近一半收入用于營銷
近幾年,蕉下的營收表現十分可觀。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蕉下分別實現營收3.85億元、7.94億元、24.07億元,三年翻漲6倍,年復合增長率為150.1%。2019年—2021年毛利潤分別為1.92億元、4.56億元、14.2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0.0%、57.4%、59.1%,兩年時間提升9.1個百分點,遠高于A股戶外用品上市公司的整體水平。
不過,蕉下到手的錢卻并不多。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蕉下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年內虧損分別為2320.7萬元、7.7萬元、54.73億元。對此,招股書稱,是將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錄作流動負債導致,其中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增加是由于公司估值增加所致。剔除上述因素后,2019年—2021年,蕉下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0.2億元、0.39億元和1.36億元。對比大部分傳統服裝以及運動品牌企業,該凈利率處于較低水平。
蕉下凈利較低或與較高的營銷成本有關。招股書顯示,蕉下的各種銷售及營銷工作(包括通過多種渠道的廣告和推廣吸引客戶)產生大量成本。2019年—2021年,公司分銷及銷售開支分別為1.24億元、3.23億元及11.04億元,分別占收入的32.4%、40.7%及45.9%。其中,廣告及營銷開支分別為3691.7萬元、1.19億元和5.86億元,其中2021年較2020年暴增392.43%,同時也是公司全年收入的1/4;而電商平臺服務收費分別為2782萬元、9689.3萬元和2.27億元,其中2021年較2020年增長134.31%。
幾年前,在明星效應還相當顯著的時候,蕉下就與楊冪、迪麗熱巴等一眾當紅女明星合作,小黑傘儼然成為娛樂圈專用防曬傘。僅在2021年,蕉下就與超過600個KOL合作(關鍵意見領袖),而這些KOL為品牌在全網帶來了45億瀏覽量。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在蕉下官微官宣代言人的微博下,有超過1萬條評論,點贊量超過3萬。不僅如此,蕉下產品還是電商直播間的常客。僅在今年3月,李佳琦就與蕉下合作過多場直播。
社交平臺上博主們發的“種草”視頻和圖文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如營銷活動不能以具成本效益及高效的方式有效吸引客戶,其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蕉下由兩位85后男生——馬龍和林澤于2013年在杭州創立,當年,該品牌推出首款防曬產品——雙層小黑傘,正如品牌蕉下一詞取自“芭蕉葉下”,從第一件產品開始就是滿足年輕女性消費者對戶外防曬的需求。對此,不少網友調侃,還是男人最懂女人。
2019年,蕉下產品擴展至防曬服、口罩等非傘類產品,2021年進一步延伸到帆布鞋、馬丁靴、保暖服裝及配飾等,覆蓋了多場景。據不完全統計,蕉下有20余款單品曾各自錄得年銷售額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
輕研發難過專業關
據了解,在王牌產品小黑傘推出時,蕉下就在推廣中注重突出自己的科技屬性,該款產品使用的L.R.C涂層,據稱是一種紫外線阻隔率達99%的科技型涂層,隔熱和遮陽效果大大超過普通黑膠涂層。
不過,盡管蕉下一直把科技(功能)和設計(時尚)作為主要賣點。但該公司的研發投入極低,這與其高昂的銷售費用形成鮮明對比。2019年—2021年,蕉下的研發支出分別為1985萬元、3589萬元及7164萬元,分別占總營收的5.2%、4.5%和3%,逐年走低。截至去年末,該公司研發團隊由197名員工組成,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4.0%,遠低于銷售與營銷及供應鏈管理等部門。
蕉下高毛利、高銷售費用這些特點,與新消費品牌中的完美日記酷似,但目前來看,新消費企業上市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并不樂觀。對于蕉下上市后的預期,業內普遍認為,無論是未來營收還是成長性,都可能存在較高風險。
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對于爆紅的產品,消費者是否會長期忠誠購買,實際上和消費體驗密切相關,如果產品不是有非常強的研發實力,非常高的性價比以及超值的消費體驗的話,消費者的復購率會很低。而這些品牌如果想往更高的規模和影響力邁進,甚至上市,得到融資,他們就會增加營銷投入去繼續擴大市場份額。”
“一個品牌要做好,最根本的還是在研發上的投入,而不是在營銷上的投入。只有通過研發,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讓消費者看到品牌產品獨一無二的特質之后,愿意重復主動地購買,而不是靠大量的營銷費用堆積出銷售額,這樣品牌才能走向良性循環。”賴陽表示,“無論任何時代,還是任何變化,最根本的還是企業的產品對消費者內在吸引力,這也是決定品牌能否長紅的關鍵”。
產品被質疑“智商稅”
說起對蕉下產品,不少消費者對它的印象是“貴”。99元的防曬口罩,299元、349元、429元的防曬服,還有動輒賣到299元、349元的太陽傘。對比傘界巨頭天堂傘的售價,蕉下產品的價格可以說高出幾倍。以王牌產品小黑傘為例,200多元的單價,差不多是天堂傘暢銷款的4倍。
一直以來,圍繞蕉下產品值不值,是不是“智商稅”等話題不斷。“我覺得蕉下產品偏貴,現在市面上的防曬產品越來越多,蕉下也不是自己的第一選擇了。比起之前,現在買東西更注重實惠。”來自黑龍江的馬女士說。
來自北京的賈女士則認為蕉下的產品在收“智商稅”。“買過他家59元的防曬口罩,薄薄的一塊布,覺得價格偏貴,用后覺得防曬效果和戴醫用口罩也沒什么區別,我覺得是智商稅”。
“當我買了三把蕉下傘、三件蕉下防曬衣以后,才發現,蕉下就是智商稅”“想問下大家蕉下防曬口罩是智商稅嗎,因為這種布料都是涂層防曬隨水洗防曬效果會越來越差,洗幾次后和普通口罩無差,但戴臉上的口罩我不可能經常不洗吧”不少網友同樣提出質疑。
中國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和知乎搜索發現,不少用戶都發布了關于蕉下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帖。有消費者反饋,蕉下的傘用三個月就壞了,稱其為“年拋”產品;還有消費者投訴稱,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但售后無門;甚至有消費者質疑該品牌銷售渠道虛假宣傳、虛假發貨。
對于不少消費者質疑蕉下傘是“智商稅”的問題,記者詢問了某電商平臺蕉下官方旗艦店客服,其表示,防曬傘達到了upf50+,并且具有十分優秀的傘下降溫,可以防曬。(唐硯 記者 馬文博)
相關閱讀
-
07-22
-
07-22
-
07-20
-
07-20
-
07-20
推薦閱讀
-
-
顯示面板產業步入下行周期 彩電企業成本壓力釋放
近日,三星電子再度延長面板采購的消息讓外界坐實了面板產業已經切換至下行周期的猜測,有消息人士稱,三星電子自6月中旬開始停止采購包括更多
2022-07-22 10:59:27
-
-
產品代理人分級對應 保險銷售監管趨嚴
7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管理辦法共六章49條,對保險銷售更多
2022-07-22 10:19:19
-
-
方便面江湖內卷加劇“高端風”走熱 電商渠道或成
方便面江湖的高端戰事硝煙彌漫。近日,今麥郎旗下一桶半上線首款高端新品。至此,方便面江湖的四大天王康師傅、統一、白象、今麥郎都在逐鹿更多
2022-07-21 10:35:31
-
-
奈飛牽手微軟將推出含有廣告的訂閱模式 保持用戶
全球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日前宣布將推出含有廣告的訂閱模式。據悉,奈飛含有廣告的訂閱模式或將于今年年底向消費者推出。這代表著奈飛更多
2022-07-21 10:34:18
-
-
長短視頻平臺首次牽手 進一步激發影視類創作者熱
近期,長短視頻平臺在規范影視作品的二次創作方面相繼邁出步伐。7月19日,抖音宣布和愛奇藝達成合作,將圍繞長視頻內容的二次創作與推廣等更多
2022-07-20 10:30:03
-
-
一個萬億級新藍海 預制菜“黃金賽道”如何跑出好
預制菜作為一個萬億元級市場規模的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小小一盤預制菜,一頭是田間,一頭是餐桌,串聯起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有關專更多
2022-07-20 10:28:59
-
-
入局中國有稅零售 DFS有何競爭優勢?
近日,DFS集團獲得了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的國內精品標段特許經營權。作為全球高端消費品旅游零售商,DFS在全球經營多家免稅商店。DFS更多
2022-07-20 10:27:49
-
-
“雪糕界”陷入競爭“膠著” 卡拉膠究竟是什么?
最近,某品牌雪糕不會融化登上網絡熱搜,有觀點指出,該品牌雪糕中含有大量食用膠(卡拉膠)。事件經過網絡發酵后,廣大網友對于雪糕又有了新更多
2022-07-20 10:24:56
時尚熱圖
熱門標簽
精彩放送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2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07-21
-
今日必看
-
精彩話題
-
最新見聞
- 環球即時:上市公司正負面新聞2022年07月21日
- 世界動態:加碼高階智駕,國內開放首個無人化出行商業試點
- 當前快看:【盤前播報】建議淡化指數,密切關注量能是否有效補充,積極布局運作輪動板塊
- 天天關注:新股申購(打新小鬧鐘)2022年07月21日
- 環球關注:電網單月投資額環比大增74%!南方電網旗下A股三個月暴漲近3倍,這些上市公司受益
- 最新快訊!最高800萬!購房補貼政策潮起:地方政府積極穩樓市
- 全球消息!烏克蘭要違約了?政府計劃推遲兩年償還外債
- 【全球獨家】沖A股失利轉戰港股,檸萌影業終得入場券,堪稱爆款制造專業戶,持久率如何?
- 今亮點!拆解方三文對談王國斌:自洽之謎,悖論之惑,與被低估的三句
- 世界關注:北溪重啟前夕 歐盟提議今冬減少15%天然氣用量 但面臨巨大阻力
- 天天快看:培育鉆石半年報盤點:中兵紅箭等三家公司單季凈利料創歷史新高
- 重點聚焦!工信部:上半年多晶硅全國產量約36.5萬噸 同比增長53.4%
- 全球熱頭條丨T+0變T+1!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形態改造與規模壓降同步
- 【世界速看料】金梓才和他的財通智慧成長繼續癡迷“豬周期”,財通基金公告踩雷地產股,究竟哪只產品存隱憂
- 全球熱點!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36.78億元
- 天天速訊:主板三連陽 重回3300上方
- 【天天新視野】指數仍將震蕩反彈
- 【環球速看料】多方尚未完全發力 上升趨勢或有延續空間
- 今日熱訊:段光明將出任英大證券董事長
- 每日焦點!收評:滬指三連陽收復3300點 軍工股掀漲停潮
- 全球今日訊!愛康將為甘孜州正斗光伏實證實驗基地提供支架
- 全球信息:指數高開震蕩走強 大消費表現活躍
- 環球今日訊!礦業巨頭淡水河谷下調年度產量預期 鐵礦石市場有望受提振
- 香港上市需要什么條件?港股主板IPO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 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主要包括哪些市場?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定義
- “羲和號”首次獲得三種太陽譜線輪廓
- 飛秒激光“點亮”空氣形成3D影像 飛秒激光顯示技術難在哪?
- 環氧乙烷:冰激凌里的“砒霜” 作口罩消毒劑卻“真香”
- 溶于淚液的硅納米針隱形眼鏡面世 未來或有望用于治療人類眼部疾病
- 為什么雄蟑螂不能吸引雄蟑螂? 蟑螂“戀愛”奧秘被科學家破譯
- 清華大學固體氧化物電解池制氫系統樣機開發項目通過驗收
- 股票里面的pb是什么意思?股票pb計算公式是什么?
- 浮籌比例是什么意思?浮籌比例是怎么計算的?
- 中國a50指數是啥意思?a50是什么意思?
- 股票中出現XR是什么意思?股票出現XR有什么影響?
- 基金分幾種類型?投資基金可以分為哪幾種?
- 股票新股和次新股是什么意思?新股與次新股的區別是什么?
- 認購權證是什么意思?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的區別是什么?
- 流動資產周轉次數是什么?流動資產周轉天數一般多少合適?
- 換手率怎么計算? 換手率的意義是什么?換手率高好還是低好?
- 集合競價在什么時間進行?集合競價規則和技巧?
- 北京證券交易所指數代碼怎么看? 創業板最高指數是多少?
- 股票分批賣出手續費會增加嗎?如何分批買入一只股票?
- 新手炒股適合加杠桿嗎?股票加杠桿需要什么條件?
- 散戶可以買中證1000股指期貨嗎?中證1000上市時間
- 如何判斷漲停板出貨和吸籌?漲停板吸籌和出貨的區別
-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需要什么資料?小規模不交增值稅還提附加稅嗎?
- 小規模納稅人已經代開專票附加稅如何申報?補充公積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嗎?
- 羅馬是哪國首都?羅馬有多少年的歷史和文化?
- 哲學專業要學什么科目? 哲學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 民生易貸借款條件 民生銀行民易貸怎么樣?
- 67萬韓元等于人民幣?67萬韓元是多少人民幣?
- 2022年南水北調概念股有那些? 南水北調行業上市公司名單一覽
- 圣農發展上市時間 圣農發展股票代碼是多少?
- 業績超預期比亞迪熱度再上升 市場占有率排第一
- 二季度全國平均招聘月薪9283元 同比上升0.89%
- 大牛股中通客車上演“天地板” 最終收于跌停價22.89元/股
- 中通客車午后閃崩上演“天地板” 中信證券罕見提示風險
- 首批創業板戰配基金陸續迎來開放期 全市場共有13只創業板戰略配售基金
- 中證1000衍生品利好優質小盤股 以醫藥等成長性較強的細分領域為主
- 退市海醫下周將摘牌 年內已有46家公司退市創出歷史新高
- 長短視頻平臺首次牽手 進一步激發影視類創作者熱情
- 一個萬億級新藍海 預制菜“黃金賽道”如何跑出好成績?
- 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上證指數漲1.55%報3278.1點
- 入局中國有稅零售 DFS有何競爭優勢?
- 小麥價格走低 面粉價格在淡季為何不降反漲?
- 聚焦五大領域 四部門聯手整治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
- 商務部:加快補齊農村商業設施短板 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覆蓋面
- “雪糕界”陷入競爭“膠著” 卡拉膠究竟是什么?
- 兒童牙膏按現行法規監管可正常銷售 不得標注“食品級”等詞語或者有關圖案
- 工信部: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 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昨起發放 當日領券需當日下單就餐
- 各地推廣使用“食安封簽”多是倡議 消費者普遍叫好商家卻動力不足?
- 7月1日起 北京市社保月繳費基數下限為5869元
- 保險炒停售強制搭售將劃紅線 售前進行產品人員分級
- 未來三年鄉村民宿發展定調 建立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 天天快報!上市公司正負面新聞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聚焦: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看點:新股申購(打新小鬧鐘)2022年07月20日
- 【世界速看料】固態電池技術再獲突破,未來能量密度有望為三元電池數倍
- 環球熱頭條丨7月19日(0-24時)上海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例
- 每日熱聞!【盤前播報】建議淡化指數,積極布局運作輪動板塊,圍繞科創板
- 播報:濱州市技師學院骨干教師和班主任參加培訓長本事
- 環球信息:新聞聯播精選2022年07月19日
- 【當前獨家】磷石膏“以渣定產”,工業固廢有望變廢為寶?
- 世界視點!一周內兩次!上海核心商務區辦公樓中國電信寬帶斷網
- 天天快資訊:國家能源局:上半年風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7.2%
- 【天天時快訊】天然氣危機逼迫下 歐洲化肥巨頭警告將進一步減產
- 環球快播:鄭州銀行與當地房管局“互懟” 預售資金監管不力誰之過?
- 今日快看!烏克蘭農業部長:今年可能減少30%至60%的冬季作物播種
- 速遞!【明日主題前瞻】裝機量占比超85%的儲能方式,“十四五”期間總投資1.6萬億元
- 世界微資訊!中國5月持續減持美國公債 持倉量降至數年低點 原因為何?
- 每日熱訊!瑞銀:電改推進提升發電企業回報率 光伏需求或仍維持高景氣
- 熱消息:澳大利亞將減少天然氣出口 歐洲“氣荒”局面雪上加霜
- 天天熱議:一體化壓鑄熱度升溫!龍頭股兩個月暴漲3倍,產業鏈上市公司競相布局
- 環球通訊!看誰跑得快?一眾高位股集體崩跌!仍有大佬從容賺走2000多萬
- 焦點!【數據看盤】北向資金甩賣兩大鋰電龍頭 一線游資高低切換跡象明顯
- 【環球新要聞】1Y存單發行利率較月初下行18bp已至2.15%,債市杠桿維持高位
- 每日消息!拜登中東行幾空手而返 普京訪伊朗簽“世紀大單”
- 世界今日報丨美國經濟衰退將以何種方式出現?瑞銀給出4個衰退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