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改革!港交所允許無盈利科技公司上市 時間表:下個月!:天天觀天下

來源:證券時報時間:2023-02-26 20:07:29

港交所再啟主板上市規則改革,提升港股吸引力。


(資料圖)

2月26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港交所將在3月份修改主板上市規則,允許無收入、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

港交所擬3月份修改主板上市規則

去年10月19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李家超在上任后首份施政報告中稱,將全面提升香港金融服務競爭力,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為尚未達到利潤和交易要求的先進科技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與此同時,港交所刊發有關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的咨詢文件,建議擴大和完善相關現有上市制度,允許特專科技公司來港上市。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于2月22日在發表2023-2024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時表示,港交所將于今年第一季實施先進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拓寬發行人上市渠道。

2月26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對外透露最新進展,其表示港交所3月份將修改主板上市規則,允許無收入、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來港上市,有助香港在金融方面與大灣區聯通。

而港交所此前只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這一次改革意味著港交所向更多有潛力的科技公司敞開了大門,為他們提供融資平臺。

截至目前,科技行業上市公司是港股市場最大的行業,醫療保健和信息科技行業合計占香港市場總市值超過三分之一。

然而,盡管取得上述成就,但港股市場依然有其不完善之處,比如特專科技行業的公司數目和市值落后于美國及內地。所謂的特專科技行業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

具體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云端服務、人工智能;先進硬件包括機器人自動化、半導體、先進通信技術、電動及自動駕駛汽車、先進運輸技術、航天科技、先進制造業、量子科技、元宇宙等;先進材料,包括合成生物、智能玻璃、納米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包括:新能源生產、新儲能及傳輸技術、綠色技術;新食品及農業技術包括新食品科技、新農業科技。

數據統計顯示,美股特專科技發行人數目達到738家,截至2022年9月9日總市值達到85.4萬億港元,A股特專科技發行人數目為451家,總市值15.3萬億港元,港股特專科技發行人數目僅99家,總市值3萬億港元。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特專科技公司現時在香港上市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尚未達到主板資格測試的盈利、收益或現金流要求,且在估值方面難以達成共識。

原因在于,特專科技公司通常在發展初期的新市場經營業務,因此難以準確預測公司產品/服務的潛在市場規模,以及公司在滿足潛在市場需求方面成功的幾率有多大。此外,對于特專科技公司的產品/服務通常無需通過監管部門批準或者評估,因此缺乏有效的主管部門監管,存在監管風險。

對此,港交所在咨詢文件中建議,將特專科技公司分為兩個類別:

一是旗下特專科技產品已實現有意義的商業化(以其收益達到某最低門檻證明)的公司(簡稱“已商業化公司”);

二是,主要從事研發以將特專科技產品商業或仍未達到最低收益門檻的公司(簡稱“未商業化公司”)。

對于特專科技公司首次公開招股的規定則是,上市后自由流通量至少達到6億港元,披露的資料包括首次公開招股前資料、商業化現況及前景以及適當的示警聲明。

首次公開招股后的規定是,對控股股東、關鍵人士等施行首次公開招股后禁售期的限制。對未商業化公司施加額外持續責任,包括中期報告及年報中額外披露發行人達到商業化收益門檻的進展等。

提升香港股市吸引力

眾所周知,2018年4月修改后的《上市規則》增設生物科技章節后,造就了香港的醫療保健融資生態圈。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認為,這次增設特專科技的新規定后,有助于推動區內以至于其他地方在這五個前沿行業的人才和投資金額增長。

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稱,在制定有關建議時,考慮到特專科技公司特點,尤其是科技在有關公司業務上扮演了獨特的角色,以及相當于其他上市申請人,這些公司的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相信建議中的規定可以在各方面之間取得適當平衡,既能維持市場質素,也能建立具有商業可行性的上市平臺,配合新一代領先企業的集資需求。

相比美股和A股,港交所近兩年來不僅面臨來自外界的競爭壓力,還有自身業績的下滑壓力,因此改革的動力尤其強烈。

除了對主板上市規則進行改革外,港交所亦將于今年內就GEM(創業板)提出具體改革建議,并咨詢持份者。

對此,歐冠升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創業板改革是最近被強調的一個話題,我們應該確保能夠為所有參與者、中小型公司創造(融資)機會,他們都應該從市場機會中受益。但創業板改革是一個很困難很復雜的問題,特別是上市委員會也一直在研究這個難題,我們希望可以提供一個更具流動性的市場。”

另據許正宇表示,要提升香港股市的吸引力,除了便利無收入、無盈利的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亦要加強綠色金融科技,預算案提出要舉辦國際綠色科技周,會與創新及科技局商討細節。

據悉,港交所在去年10月推出國際自愿碳信用產品交易市場Core Climate,為香港的碳市場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港交所一直致力提升 ESG 管治及披露和提供相關投資機遇, Core Climate 透過提供一個高效而透明的碳信用產品及其他綠色金融工具交易平臺,是我們在這一進程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Core Climate 推出短短一個月內,已有約40萬噸的中國及全球碳信用產品于平臺上買賣,成為了亞洲最活躍的自愿碳市場之一。我們亦透過旗下ESG資源平臺 ESG Academy繼續推動市場教育,就著ESG匯報及最佳常規事宜提供相關信息和指引,為上市公司及業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援及指導。”歐冠升表示。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 盈利科技公司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重磅改革!港交所允許無盈利科技公司上市 時間表:下個月!:天天觀天下

重磅改革!港交所允許無盈利科技公司上市 時間表

港交所再啟主板上市規則改革,提升港股吸引力。2月26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港交所將在3月份修改主板上市規則,允許無收入更多

2023-02-26 20:07:29
翔豐華:硅碳負極材料產品處于中試階段 已具備產業化條件:天天簡訊

翔豐華:硅碳負極材料產品處于中試階段 已具備產

翔豐華2月24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開發的硅碳負極材料產品處于中試階段,已具備產業化條件。后續若有市場需求,公司將會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相應更多

2023-02-26 19:51:26
全球熱頭條丨江蘇神通:子公司南通新能源目前已具備小批量供貨能力 正在準備做擴能建設項目

全球熱頭條丨江蘇神通:子公司南通新能源目前已具

江蘇神通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子公司南通新能源,主要面向70-105兆帕高壓氫閥的研究與開發,包括從制氫到儲氫,運氫到加氫站用到的高更多

2023-02-26 19:03:46
龍佰集團:磷酸鐵市場從長期來看 增長空間仍然較大

龍佰集團:磷酸鐵市場從長期來看 增長空間仍然較

龍佰集團2月2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是公司著眼于長遠發展戰略,打造第二增長曲線重點布局的領域。目前,磷酸鐵產能已達10更多

2023-02-26 18:59:16
凱美特氣簽訂產品氫氣供銷協議 助力年產30萬噸雙氧水項目_天天速訊

凱美特氣簽訂產品氫氣供銷協議 助力年產30萬噸雙

2月24日晚間,凱美特氣公告,近日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石化分公司(以下簡稱:廣東石化)、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化工銷售更多

2023-02-26 18:50:43
江瀚新材業績快報:2022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9.07%

江瀚新材業績快報:2022年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9.07%

江瀚新材披露業績快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31,147 75萬元,同比增長30 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1,894 86萬元,同比增長4更多

2023-02-26 19:10:48
雙箭股份:海運費下降對出口業務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目前海運費占公司出口業務成本將近10%-今日播報

雙箭股份:海運費下降對出口業務有一定的正面影響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從去年12月下旬以來,波羅的海BDI指數持續下跌,目前仍保持低位運行,請問對公司影響有多大?海運費占公司成本更多

2023-02-26 18:10:48
世界觀焦點:*ST榮華提前鎖定“1元退市” 還有多家公司面臨退市風險

世界觀焦點:*ST榮華提前鎖定“1元退市” 還有多

2月24日,*ST榮華一字跌停,收盤價僅剩0 74元,這是公司股票連續第16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根據相關規定,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更多

2023-02-26 17:55:40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太原12個樓盤發放18張預售證 僅有3個項目為純新盤
    今年9月,太原市房產管理局給省城12個樓盤正式發放了18張預售證。...
截至9月底 杭州共完成不動產登記988.72萬件
    房產證、土地證,兩證合一了!2016年6月1日,在市民之家舉行的全市...
各地繼續密集發布樓市寬松政策 多地支持農民進城購房
    近期以來,各地繼續密集發布樓市寬松政策,其中包括長春、遵義多...
寧波:關于“帶押過戶”新模式的7個典型問題權威解答來了
    日前,寧波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試點二手房帶押過戶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筆回購商品房 蘇州擬對10個板塊回購約1萬套新房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購當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蘇州市政府部...
市場降溫豪宅不冷 媒體:北上廣深掀起“豪宅熱”
    盡管整體市場低迷,但豪宅板塊比較穩定。爭取成交,忙完這一次,...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