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產手機出貨量下降超25% 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1.7%
近日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1.7%,國產手機出貨量下降25.9%。還有數據顯示,年輕人換機周期拉長至31個月。年輕人為什么不愛換手機了?消費者表示,手機太貴、新機性能沒有太大突破、換機麻煩等都是考慮因素。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手機同質化嚴重,新手機沒有革命性突破。未來建議在芯片、操作系統等根技術上尋求突破,“少一些營銷套路,多一些核心技術投入和深度體驗創新”、
從每年“定更期待”到“能用就不換”
手機出貨量大幅下降
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及5G手機占比
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2022年1-6月,智能手機出貨量1.34億部,同比下降21.7%,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8.2%。國產品牌的數據要更嚴重:2022年1-6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累計1.15億部,同比下降25.9%。
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發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OPPO銷量為 1280 萬臺同比下降 37.6%、vivo 銷量為 1230 萬臺同比下降 29.9%、小米銷量 1080 萬臺同比下降 22.8%、蘋果銷量為 1200 萬臺同比下降 1.3%。
“上半年整個消費電子都受到整體形勢的明顯影響,電腦、平板、汽車等品類都是下滑的,手機是其中之一”,壹觀察創始人宿藝表示。
出貨量與手機市場的景氣程度息息相關。不少消費者驚訝:“好像真的好久沒換手機了”“以前一年換一臺,現在能用兩三年”。
那么用戶到底平均多久換一臺手機?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國內用戶換機周期從2019年初時的24.3個月增加到了31個月。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則稱,中國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為28個月。而全球手機市場銷量從2018年就開始呈下滑趨勢,曾連續十個季度下滑。
年輕人為什么不愿意換手機了?他們的理由各不相同。小俊表示:“一手機太貴,二手機內存夠用,三新手機無重大突破技術。”小空表示:“主要是貴,其次是麻煩,最后功能也沒多大變化”。小風說:“如今的手機,軟件系統老舊拉胯,硬件發熱大性能低,沒啥創新,價格還愈來愈貴,對年輕人沒有任何吸引力。年輕人不再喜新厭舊,就這么簡單。”小美說:“我兩年前買的用到現在一點問題沒有怎么換,性能需求過剩,芯片升級不大,兩年前的旗艦還沒遇到支撐不了的游戲,對攝像要求又不高,唯一想換的理由就是128G不夠用,但要我花三四千來提升容量,我還不如開云空間存照片”。
“出貨量下降較大,既有供給上的原因,也有消費原因”,知名商業評論人閆躍龍說,供給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手機市場進入成熟期,手機同質化比較嚴重,新機并沒有革命性變化;而消費方面的原因包括在不確定時代,消費疲軟,年輕人換機周期延長。
“從過去的每年‘定更期待’,到如今的‘能用就不換’,一方面代表了消費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代表手機作為成熟消費品類已經進入了創新后半程,年輕用戶對于如今的手機產品創新并不滿意”,宿藝表示。
各品牌手機同質化嚴重
比拼集中在影像和快充等領域
在國貿附近的一家手機專賣店內,北青報記者看到顧客數寥寥無幾,一位顧客在給一個兩年多前購買的旗艦系列手機貼膜,被問及為何沒有換機打算,他表示:“我19年買的mate30,用到現在覺得還是非常好。沒有換的必要啊。新出的手機沒什么吸引我的點,而且舊的還好用,就不考慮換手機了。”銷售也介紹稱:“最新的一代手機,在拍攝功能和充電方面有所提升,其他方面,與此前版本區別不大。”
那么不同的品牌之間,這些新機有何區別?北青報記者看到,vivo發布的“vivo X80系列”主打“自研影像芯片、蔡司光學鏡頭、超感自由屏”,vivo S15系列主打“超感光影像、雙芯旗艦性能、全系超快閃充”。OPPO最新發布的“Reno 8系列”主打自研影像芯片、80W超級閃充,其他系列如“Find X5系列”也是主打“自研影像芯片、哈蘇聯合研發、一體陶瓷機身”。華為發布的nova10系列,主打“前置影像、100W華為超級快充”,Mate 40系列主打“超感知徠卡影像,40W有線無線雙超級快充”。小米發布的“12S Ultra”主打“徠卡專業影像、旗艦8+處理器”,Note 11T Pro主打“天璣8100、67W閃充”等。
可以看出,眾多的手機廠商,它們宣傳的點,主要集中在攝影和快充等方面,區別并不大,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分清它們在性能上的區別。
“現在手機拼的幾個賽道:第一是影像,可以看到硬件上無論是攝像頭數量還是像素基本都到達一個天花板,在軟件上主要是拼算法;第二是性能,主要是圍繞芯片的升級來升級,目前如果不玩超大游戲,基本性能過剩;第三是設計,形態比較固定,設計上能玩的花樣也比較小;第四是系統,目前除了華為鴻蒙、蘋果iOS之外,其他廠商都是在安卓基礎上做UI系統,說實話也大同小異。”閆躍龍認為。
“目前,新的手機同質化問題嚴重,新機發布宣傳的點主要集中在性能、影像、游戲、快充四個領域,但是目前天花板效應都出現了。比如性能,其實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驍龍870放在現在也足夠了,而且制程到了5nm之后性能其實提升已經不明顯,主要是功耗優化”宿藝認為。
驍龍870芯片于2021年發布,基于臺積電 7nm 工藝制成,目前已是市場上主流機型的標配。不過,目前載有870芯片的手機已經降價至1700多元,不再是“高端標配”。
宿藝認為,以前,各廠商會在“新用戶、新技術、新方向”三方面做增量,但是歷經15年的發展,國內手機市場已經成為了真正的成熟市場:存量用戶、技術迭代放緩,方向也基本上都被驗證了,因此帶來一種“內卷”。
為何新手機很難有革命性突破?閆躍龍透露:“主要還是因為大多數廠商是基于供應商的芯片、零部件或者操作系統做上層應用創新,這部分的潛力基本挖掘殆盡。”
一個月超過33款新機上市
高端手機售價近萬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現在的手機是不中看也不中用,能夠讓自己滿意度高的手機越來越少,商家滿天吹的‘黑科技’,能使用到生活工作中有多少?不過就是堆料好賣高價”,有消費者在談到為何自己不愿換手機時表示,手機本就不是消耗品,“新出的沒有喜歡的,還不如湊合用用舊的”。
實際上,現在手機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動輒5000元以上,還有的要上萬元,更換手機對于年輕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比如小米12S Ultra,起售價5999元,小米MIX Fold 2折疊屏8999元起;vivo X80 Pro 5999元,iQOO 10 Pro 5499元,OPPO Find N星夜版券后價格還要7689元,云端版券后價格8989元,華為P50 pocket 券后價8688元,Mate X2 價格更是達到了18999元。
還有不少消費者認為,手機廠商出新機的速度太快了,“換不起出新機太快了,就對于我來說,一開始看著reno系列遲遲沒下手,后來我去買了Reno5,半年后就來Reno6,接著就Reno7,我的手機瞬間成了下架機,現在慢慢熬,不換手機了。”
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1-6月,上市新機型累計201款,同比下降5.6%,其中5G手機112款,同比增長1.8%,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55.7%。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月都有超過33款手機上市。
過量發布的新機,使得智能手機領域競爭激烈且超前,“智能手機的性能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是過剩的,同時軟件創新也改善了過去手機長期使用的卡頓難題,用戶老手機可以使用更久,進一步延緩了購機需求”。
分析:
少一點營銷套路,多一些核心技術投入和深度體驗創新
那么,下一步手機廠商們應當如何發展?閆躍龍表示,手機廠商目前的策略是:第一,內卷,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搶奪存量蛋糕;第二,創新,尋找新的突破點,比如折疊屏手機就是形態上的創新;第三,擴展,發展全場景,向平板、PC、智能硬件等領域擴展,尋找增長點。
宿藝建議手機廠商后續應當更注重軟硬一體化創新,尤其是系統的整體體驗打磨;從注重用戶以手機為核心的“單品終端”體驗,向用戶在家庭、辦公、出行、運動健康等跨終端的智能全場景需求尋求新的升級突破口。“少一點營銷套路,多一些核心技術投入和深度體驗創新”,他表示。
下一步革命性的突破,閆躍龍認為,需要向下拓展,在芯片、操作系統等根技術上尋求突破。“比如OPPO的馬里亞納芯片、vivo的V1芯片等就是嘗試,但要真的做出突破,還需要時間。另外,革命性突破也有賴于行業基礎科學的突破,比如待機上,需要電池技術的基礎突破,目前電池技術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做快充。”
相關閱讀
-
06-27
推薦閱讀
-
-
上半年國產手機出貨量下降超25% 國內市場手機總
近日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1 7%,國產手機出貨量下降25 9%。還有數據顯示,年輕人換機周期拉長至31個月更多
2022-08-15 10:41:17
-
-
上半年手機市場折疊屏成為最大亮點 出貨量超過11
今年上半年,我國智能手機產量5 76億臺,同比下降1 8%,但折疊屏細分領域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出貨量超過110萬部,同比增幅約70%,成為最更多
2022-08-03 10:40:39
-
-
內卷的618著急的手機廠商 手機為什么賣不動了?
今年618剛落幕,京東CEO徐雷發了一條朋友圈,稱今年的618是京東19年來最艱難的一次,談不上完美,但很滿意。不過對于手機廠商們來說,這次6更多
2022-06-27 10:51:51
-
-
國內手機廠商大熱天“過冬”:前5月的手機出貨量
此前多家分析機構都表示2022年智能手機市場形勢嚴峻,爆料大神郭明錤之前透露安卓廠商今年砍單1 7億部,現在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了更多
2022-06-21 10:37:32
-
-
小米刮起“徠卡風”猛攻高端手機市場 能否借勢在
5月23日,小米與徠卡相機(以下簡稱徠卡)正式宣布牽手,雙方聯手的第一個成果將于今年7月面世。中國商報記者獲悉,雙方為獨家合作,而徠卡與更多
2022-05-25 14:51:32
-
-
OPPO Reno8 Pro+發布 搭載聯發科天璣8100旗艦
今天19點,OPPO Reno8 Pro+正式登場。售價方面,OPPO Reno8 Pro+ 8GB+256GB售價3699元,12GB+256GB售價3999元,有逍遙青、暗涌黑和漫更多
2022-05-25 14:27:01
-
更多 2022-05-25 14:26:29
-
-
聯發科發布Helio G99 最高頻率提高到2.2GHz
如今的手機SoC移動平臺已經全線轉向5G,但市場對于4G依然有著不小的需求。今天,聯發科就為4G市場帶來了一款新U——Helio G99。從這個編號更多
2022-05-25 14:25:56
時尚熱圖
熱門標簽
精彩放送
-
08-14
-
08-14
-
08-13
-
08-13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今日必看
-
精彩話題
-
最新見聞
- 全球短訊!「在知愛建」“季節濱州”攝影作品大賽之“時尚·盛夏濱州”評選結果公布
- 世界熱文:濱州市14個鄉鎮(街道)獲批2022年市級農業產業強鎮
- 全球快看:上海2023年基本實現全市道路照明LED燈具全覆蓋,每年可節電約3.5億度
- 環球短訊!北向資金今日大幅凈買入132.95億元 通威股份凈賣出額居首
- 全球滾動:滬指放量上漲 做多熱情回升
- 全球熱推薦:原材料漲價也擋不住,這只光伏膠膜概念股三連板 究竟有何邏輯?
- 速看:歡迎回家!上海海港官方宣布武磊回歸
- 新資訊:員工持股數據監測2022年08月11日
- 每日視訊:指數攜手震蕩走高 個股呈現普漲格局
- 每日報道:丹丹看天氣|今天申城刷新最多“40℃+高溫天”紀錄 未來十天中暑指數高
- 全球視訊!收評:創業板指大漲2.37% 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超130億創近三月新高
- 【當前獨家】加快基建,多地出臺政策,三季度或迎趕工高峰
- 天天關注:上海更新高溫橙色預警為高溫紅色預警
- 焦點快播:中央氣象臺:對臺風“木蘭”停止編號,殘余環流仍有風雨影響
- 全球今頭條!新能源新技術 積極把握題材股機會
- 快看:上海發布雷電黃色預警!將伴有短時強降水和雷雨大風
- 【世界時快訊】離奇!10年里老人“借”了80萬給“熟人”,自己卻因借朋友錢還不出成了被告……
- 配售股是什么意思?配售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 nmn是什么概念股?NMN概念股票有哪些?
- 融資融券什么意思?融資融券的交易模式有哪些?
- 基金份額怎么算出來?基金如何確認份額?
- k線中所指的半年線是多少天?是哪一根k線?年線和半年線是多少天?
- 股市中的盡頭線是什么?股票中盡頭線賣出喇叭形賣出技巧詳解
- 什么是賣空機制?賣空機制的作用有哪些?
- a股h股是什么意思?a股和h股的區別有什么?
- 股票如何撤單?股票買入撤單什么意思?
- 什么是超跌股?超跌股是如何形成?超跌股票有哪些?
- *ST計通股價三日累計跌幅超三成 當日報收6.21元/股
- 巴士在線上半年凈利增430%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62.05萬元
- 帝爾激光昨日上漲超過2% 股價創出近期新高
- 量比和換手率哪個更真實?什么是量比和換手率?
- 注冊制的股票可以買嗎?注冊制對散戶是利好還是利空?
- 信用卡止付和逾期哪一個更嚴重?銀行卡止付嚴重嗎?
- 微信理財通在什么地方?理財通和零錢通哪個更安全?
- 理財1年可以提前取出來嗎?定期理財如何提前贖回?
- 保險公司理賠不合理怎么辦?保險公司理賠打錢流程
- 股票休眠賬戶可以不管嗎?股票休眠賬戶網上怎么激活
- 微信里基金贖回手續費怎么算的?基金贖回費用怎么算?
- 銀行卡被限制交易是怎么回事?銀行卡突然被限制交易怎么解除?
- 車險要提前一個月續保嗎?車險在保險中身份證過期了還用去更新嗎?
- 個人經營性貸款具備哪些條件?個人抵押貸款哪個銀行利息低一點?
- 橫盤是什么意思?大盤橫盤久了會怎么樣?
- 基金分幾種類型?基金的分類不同標準
- ipo上市流程6大步驟 ipo的流程有哪些?ipo上市流程
- 什么是去杠桿化?金融機構去杠桿是什么意思?
- 極端高溫強力拉升空調銷量 線下重點區域重慶安徽等地實現3位數的增長
- 從家電下鄉到家居下鄉 打造智能家居新生態
- 高溫下的“冷經濟”冰箱走向高端化 分區、保鮮、除菌成豁口
- 彩電線上市場率先回暖 誰是彩電未來增長的支點?
- “盲盒經濟”不能盲目 新業態必須要遵守道德底線和法律法規要求
- 資產證券化違規被警示 中山證券業績大幅下滑
- 港股市場再掀回購潮 共有163家港股公司回購股份34.48億股
- 強迫購物消費的旅游頑疾只會不斷給游客添堵 旅游業靠自然環境更靠法治環境
- 監管+務實“逼退”天價月餅 今年的月餅市場價格如何?
- 監管+務實“逼退”天價月餅 今年的月餅市場價格如何?
- 同比上漲2.7%食品價格推高7月CPI 鮮菜豬肉是主因
- 旅游消費回流 國際酒店集團今年上半年迎來強勢復蘇
- 旅游消費回流 國際酒店集團今年上半年迎來強勢復蘇
- 主播賬號累計近1.4億個 存量時代的直播還有哪些新風口?
- 微度假開拓暑期“下半場” 8月份游客們可以去哪兒?
- 熨燙類小家電步入高端賽道 “衣品”生活推動高端熨燙產品發展
- 2022年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7% 城市上漲2.6%農村上漲3.0%
- 世界視點!上市公司正負面新聞2022年08月11日
- 天天快資訊: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14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79例
- 快消息!8月10日(0-24時)上海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 世界看熱訊:搭載刀片電池的特斯拉或將下線,磷酸鐵鋰迎發展大時代
- 當前短訊!歐洲運力“生命線”遭斷航,多個化工巨頭或受影響
- 環球速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2022年08月11日
- 【全球速看料】“殺豬盤”盯上互聯網平臺!網絡虛假人設詐騙如何防?
- 環球今熱點:晨讀|且培一缸夏綠
- 全球熱資訊!上海昨日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無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 全球快看:特朗普將接受宣誓訊問
- 焦點訊息:人民日報要聞2022年08月11日
- 微速訊:濱州市婦聯積極打造兒童友好社區賦能兒童成長的“濱州樣本”
- 世界熱文:濱州應急管理系統積極應對新一輪強降雨
- 世界新消息丨濱州市檢驗檢測中心組織召開新標準宣貫會暨“國家特種防護用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山東濱州工作站”揭牌儀式
- 【環球播資訊】梁金光督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世界要聞:濱州舉辦溺水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 今日熱議:【短訊】光伏產業鏈明年最緊缺環節!光伏EVA樹脂價格年內或創歷史新高,兩大龍頭股價已翻倍
- 熱議:【短訊】光伏掘金潮蔓延:銀漿需求前景向好 概念股被大手筆掃貨
- 世界速看:【短訊】海外供應預期減少 甲醇價格反彈需求有望提升|行業動態
- 世界焦點!【短訊】王毅針對臺海局勢新動向提出“三個警惕”
- 速訊:【短訊】東部戰區成功完成任務!9天演訓亮點一覽
- 天天觀點:【短訊】軟銀宣布將減持近四成阿里持倉 套現340億美元
- 世界通訊!【短訊】央行: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 堅持不搞“大水漫灌”
- 環球速訊:【短訊】上市兩周暴漲274%!綠電次新晉級11連板,新股市場情緒轉暖,哪些“新秀”可關注?
- 今日熱文:【短訊】元宇宙新鮮事|手機QQ內測版加入隱藏數字藏品功能 Mate首次發債籌資100億美元
- 天天看點:視頻 | “神化”羊奶粉“包治百病” 上海警方破獲涉老保健品詐騙案
- 環球快資訊丨視頻 | 內外勾結騙取醫美貸款超千萬元 黃浦警方赴廣州將團伙“連鍋端”
- 環球熱消息:40.1度!還沒完,未來2~3天持續40度+
- 全球速訊: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62.36億元
- 環球精選!視頻 | 網傳上海多家GAP清倉打折將停業 記者實探:部分門店將關閉,部分仍正常運營
- 每日簡訊:漁船返航擱淺長江口 上海崇明海事緊急救助遇險船員
- 全球快報:科創板為何無視其他指數昂首向前
- 天天頭條:東部戰區在臺島周邊??沼蚪M織的聯合軍事行動成功完成各項任務
- 環球今日報丨收評:創業板指低開低走跌1.34% TOPCON電池概念股連續3日大
- 全球觀熱點:指數維持震蕩走勢 板塊輪動分化
- 天天資訊:登山、探洞、戲水!黃山避暑玩不夠,清涼之旅,說走就走! | 上海歆克勒
- 觀點:發電自帶儲能,這個新能源賽道有望迎來爆發元年
- 【天天新要聞】2022世界5G大會:5G商用已經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