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已經有從“讀臉”到“讀心”的發展趨勢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06-24 14:08:45

近日,《自然》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利用人工智能研究了性格和面部特征之間的關系。研究團隊征集了12000多名志愿者,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31000多張自拍學習了128種人臉特征,并且將志愿者的人格特征分為五類,即責任心、神經質、外向性、親和性、開放性。結果顯示,AI在基于靜態面部圖像預測性格方面的準確率達到了58%,其中對于責任心的準確率高于其他四個人格特征。用AI識別性格,這種“玄乎”的操作讓人不禁聯想到之前在網上大為流行的“AI相面”,而事實證明,利用AI相面是假,坑錢是真。

那么這次《自然》雜志發表的研究成果和“AI相面”有哪些區別呢,我們是否真的可以通過面部特征窺見人心?

通過映射函數確定面部和性格關系

“‘AI相面’并不可靠,大多是數據擬合出來的一個牽強附會的結果。”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孫哲南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前已有媒體報道了“AI相面”的“吸金”套路及其分工明確的生意鏈。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翁冬冬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面部識別雖然是身份識別的主流方向,但用于看相并沒有科學依據,娛樂性質更多一點。這樣的程序開發門檻并不高,在網購平臺花幾百到幾千元購買外包服務就能很快開發出來。

孫哲南表示,與“AI相面”不同的是,論文中的研究采集了大量樣本,并用計算機深度神經網絡模型學習了人臉特征與性格之間的關聯映射函數。論文顯示,研究最初的樣本參與者達到25202名,照片總數達到了77346張,經過數據篩選程序,最終得以保留的數據集包含12447份有效問卷和31367張照片。這些參與者的年齡介于18歲至60歲之間,其中女性占比59.4%,男性占比40.6%。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用神經網絡評估了人臉的128種特征,比如嘴巴寬度、嘴唇或眼睛高度,確保了實驗覆蓋的數據量級和多樣性。得到數據之后,研究人員將數據分為兩組,一組用來訓練AI,一組用來測試神經網絡的準確性。實驗中的兩類數據,用于訓練的數據集占比90%,用于驗證的數據集占比10%。

在AI系統的設計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計算機視覺神經網絡(NNCV),來區分不同的面孔,并且記住面部圖像的特征。同時,研究團隊還訓練了人格診斷神經網絡(NNPD),NNPD根據從NNCV分析出的信息,預測輸出五種人格特質,整個過程分別針對男性和女性面部識別進行。

進行情感計算需先建立與心理活動的關聯

通過上述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人臉識別已經有從“讀臉”到“讀心”的發展趨勢,那么通過照片、視頻等識別人臉表情,人臉識別技術需要哪些發展?

孫哲南認為,人工智能的“讀心”功能目前主要是通過情感計算實現。

早在1997年,MIT媒體實驗室就提出了情感計算的概念,情感計算旨在通過賦予計算機識別、理解和表達人的情感的能力,使得計算機具有更高的智能。在情感計算的研究中,情緒識別是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而情緒識別主要通過面部表情、語音、文字、生理信號等模態的數據,來識別出人類的各種情緒。

“目前情感計算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和進展,但是技術還不夠成熟。通過表情分析心理活動是情緒識別不可缺少的方式,但表情識別比人臉識別更加難,因為心理活動的表現因人而異,很難統一建模全球所有人的喜怒哀樂與人臉數據之間的量化關系。首先給人臉圖像標注情感類別和強度就是很難的事情,‘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外,情緒判定存在主觀性甚至摻雜地域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孫哲南說,因此從識別身份到識別表情,人臉識別技術需要更先進的計算模型建立人臉圖像、視頻與心理活動之間的關系。但目前機器人有智商無情商,達到高度和諧的人機共存仍然任重道遠。

此外,孫哲南強調,如果通過面相自動判斷性格的技術到達成熟階段,這種技術將會在企業招聘、職業規劃、人機交互、廣告營銷等領域得到應用。但這種基于面相的性格識別會先入為主地判定人物性格,進而帶來一些倫理問題,例如性格歧視與偏見等。

標簽: 人臉識別 讀臉 讀心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全球5G用戶年內突破十億大關 5G智能手機和5G網絡的普及正加速發展

全球5G用戶年內突破十億大關 5G智能手機和5G網絡

技術分析公司CCS Insight在其最新的全球市場預測報告中稱,5G移動技術在2022年將突破10億用戶大關。在全球宏觀經濟前景趨緩的背景下,5G智更多

2022-06-21 10:37:01
三年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 規模化應用進入關鍵期

三年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 規模化應用進入關鍵期

2019年6月6日,中國5G牌照正式發放,從此開啟了中國的5G時代。三年后,中國5G基站已經覆蓋全國所有地市一級和所有縣城城區,以及87%的鄉鎮更多

2022-06-08 10:40:55
我國建成近160萬個5G基站 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國家

我國建成近160萬個5G基站 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

工信部負責人昨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的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透露,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寬帶和光纖網絡,網絡質量達更多

2022-05-18 14:33:59
2023年5G“五大應用場景”推動行業快速增長

2023年5G“五大應用場景”推動行業快速增長

日前五礦證券發布研究報告預測,車聯網、VR AR、無人機、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是5G時代的五大應用場景,有望成為電信運營商未來5-10年收入更多

2022-03-11 14:29:37
5G時代運營商C端業務保持平穩 2030年運營商C端業務收入達9603億元

5G時代運營商C端業務保持平穩 2030年運營商C端業

日前五礦證券發布研究報告指出,5G時代運營商C端業務保持平穩,預計至2030年C端業務收入達9603億元。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推動應用端內容生產和更多

2022-03-10 14:35:02
提網速降資費加快打造5G全連接工廠 助力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提網速降資費加快打造5G全連接工廠 助力公共服務

爸,家里一切都還好吧?天氣轉涼了,您要多穿點衣服。遠在意大利做生意的小晏正通過手機監控視頻查看家里老人的情況,并通過擴音設備和老人更多

2021-12-23 14:57:21
工信部發布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 為智能制造提質增效

工信部發布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

記者11月22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發布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重點行業實踐。廠區智能理貨、全域物流監測……這些正作為典型應更多

2021-11-30 15:30:19
北京:五環內和城市副中心基本實現5G網連續覆蓋 培育智慧城市運營企業

北京:五環內和城市副中心基本實現5G網連續覆蓋

11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本市已基本實現5G網五環內更多

2021-11-29 15:17:04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上月70城房價 34個城市跌回2年前占據70城的近一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金融管理部門:房地產銷售和融資同步回暖 積累的需求開始釋放
    隨著穩經濟大盤政策落地顯效,疊加全國疫情逐步好轉,積累的需求...
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 政策內容逐漸向限購限貸等方面延伸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回暖未及預期。且全...
中交地產成“漲幅王”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渝股今年上半年表現如何? 截至2022年7月1日收盤,滬深65家重慶A...
“小麥大蒜換房” 中小城市為賣房有多拼?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
    近日,河南某開發商推出小麥換房大蒜換房活動。其中,小麥按照2元...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 同比下降城市個數增加
    5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回落或降幅擴大——國家統計局城市...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