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股份 八成業績靠代工

來源:國際金融報時間:2023-08-13 12:48:46

在某社交種草平臺搜索“百合康”,你會看到不同類型的產品推薦,比如葡萄籽、維生素片、葉黃素、蛋白粉等。這些產品都屬于百合股份旗下,靠著這些產品,公司兩度沖擊IPO,并在2022年初成功上市,成為當年第一家登陸上交所主板的企業。


(相關資料圖)

站在資本市場窗口,百合股份的更多面被暴露在公眾視野。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當八成收入都來自代工時,這家營養保健食品研發生產商要如何在行業站穩腳跟。

靠代工撐業績

近日,百合股份披露了上半年的業績報告,營收同比增長36.55%至4.4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6%至9746.4萬元。單看這組數據,這份“成績單”不算差,但表面的美好并經不起推敲,百合股份同樣如此。

根據公開信息,百合股份主營業務為營養保健食品的研發銷售,至今已取得855個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及備案憑證,產品覆蓋骨骼健康、基礎營養(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心腦血管健康等維度。

今年上半年,上述主營業務為公司帶來了約4.46億元的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達到99.5%。

這部分收入來自兩個渠道,一是以“百合康”、“福仔”、“鴻洋神”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它們貢獻營收約0.78億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為17%左右另一個渠道是合同生產來自這部分的營收規模是3.68億元,占比約83%。

什么是合同生產?百合股份給出的解釋是,“公司根據客戶需求特點,通過系統的市場調研與研發,向客戶提供產品定位、配方研究、生產審批及成品生產等全流程服務。”簡而言之,公司在這一模式下扮演的是代工角色。

這也是百合股份的主要業績來源。對比往年來看,該公司202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億元,其中合同生產模式所帶來的收入占比達到81%左右,自主品牌占比為19%。

研發跟不上

用代工撐起的業績不免令外界質疑百合股份的研發能力。在保健品賽道,這項能力頗為重要,它可為公司筑起更高的護城河,提升核心競爭力。

對于這一方面,《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百合股份,后者稱公司主要優勢在生產端和研發端,合同生產是一種戰略選擇,并正在逐步加大研發投入。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統計來看,近年來百合股份一直將研發投入比精準把控在3%-4%之間。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研發費用同比增長42.75%至1424.34萬元,對應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為3.18%,與去年同期的3.04%基本持平,低于2021年中期的4.17%。若以完整年度來看,根據東財Choice數據,過去三年(2020年-2022年),該指標分別為3.59%、3.64%、3.1%。

從研發人員的學歷結構來看,百合股份的高學歷人才占比并不高。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總計擁有134名研發人員,學歷最高的為研究生,僅有9名,占比6.7%;而同期行業內湯臣倍健的研發人員中,研究生占比約為25%。

此外,當年上市時,百合股份實際募得資金為6.02億元。按原計劃,這部分資金中的8371.72萬元將用于研發中心升級建設,但公司后續變更募資用途,將原募投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和“營銷區域中心建設項目”變更為“總部辦公及運營配套建設項目”。

今年4月,該公司又公告表示,擬使用不超3億元的募集資金購買投資產品,占截至一季度尚未投入使用的4億元募集資金的75%左右。

截至6月末,百合股份“新型海洋功能成分飲料、口服液智能工廠項目”投入進度為87.85%、“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進度100%,但“總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至今未有進展,加之“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被砍,這也意味著公司上市所募資金超7成未用于主營業務,與去年上市時宣傳的募資6億加碼主業嚴重背離。

對于這其中的考量及如何保證自身競爭力,《國際金融報》記者曾向百合股份發函求證,但截至發稿未獲回音。

成長放緩

在研發跟不上節奏、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百合股份的業績增速也在不斷放緩,甚至已經在去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跡象。

記者注意到,2020年至2022年期間,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5.74%、14.45%、9.59%,對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則分別71%、16.46%、-6.89%。今年上半年,公司雖取得了營收、歸母凈利潤雙增長,但與背后的銷售投入相比仍難言樂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百合股份銷售費用同比增長57.89%至3978萬元,其中的市場宣傳費同比增長106%至1705萬元,二者的同比增幅遠高于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速。

這也意味著銷售費用暴漲并未帶來業績的同等轉化,反而會進一步吞噬利潤水平。疊加管理費用、營業成本等增長,該公司上半年營業總成本達到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5億元增長超38%。

于百合股份而言,如何控制成本,將廣告投入有效轉化為經營業績、保持成長恐怕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數日前,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公司董秘提問:感覺行業已經飽和、公司市場滲透率也達到高峰,未來的業績增長點在哪里。

彼時百合股份方面回應稱,公司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體系,及時根據終端的消費需求調整自身產品結構,不斷推出新產品,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兜兜轉轉,公司將“球”又傳回了研發……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標簽: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百合股份 八成業績靠代工

百合股份 八成業績靠代工

在某社交種草平臺搜索“百合康”,你會看到不同類型的產品推薦,比如葡更多

2023-08-13 12:48:46
信達證券給予東方財富買入評級 自營驅動業績環比改善 經紀、兩融市占率小幅上行

信達證券給予東方財富買入評級 自營驅動業績環比

信達證券08月12日發布研報稱,給予東方財富(300059 SZ,最新價:16 12更多

2023-08-13 11:53:45
浙商證券給予安徽合力買入評級

浙商證券給予安徽合力買入評級

浙商證券給予安徽合力買入評級更多

2023-08-13 11:54:05
浙商證券給予東方財富買入評級 東方財富2023年中報點評:證券業務市占率提升 擬加強AI布局

浙商證券給予東方財富買入評級 東方財富2023年中

浙商證券08月12日發布研報稱,給予東方財富(300059 SZ,最新價:16 12更多

2023-08-13 12:10:27
金風科技與鹽城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金風科技與鹽城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金風科技與鹽城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8月11日,鹽城市政府與更多

2023-08-13 11:51:41
遼寧省工業母機創新中心在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揭牌

遼寧省工業母機創新中心在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揭牌

據通用技術沈陽機床消息,8月9日,遼寧省工業母機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通更多

2023-08-13 10:50:46
西點藥業:已獲批準并上市銷售的原料藥中無減肥藥相關適應癥的原料藥

西點藥業:已獲批準并上市銷售的原料藥中無減肥藥

【西點藥業:已獲批準并上市銷售的原料藥中無減肥藥相關適應癥的原料藥更多

2023-08-13 11:01:02
起亞與殼牌正式啟動充電戰略合作

起亞與殼牌正式啟動充電戰略合作

8月12日,起亞中國與殼牌中國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充電基更多

2023-08-13 09:56:53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太原12個樓盤發放18張預售證 僅有3個項目為純新盤
    今年9月,太原市房產管理局給省城12個樓盤正式發放了18張預售證。...
截至9月底 杭州共完成不動產登記988.72萬件
    房產證、土地證,兩證合一了!2016年6月1日,在市民之家舉行的全市...
各地繼續密集發布樓市寬松政策 多地支持農民進城購房
    近期以來,各地繼續密集發布樓市寬松政策,其中包括長春、遵義多...
寧波:關于“帶押過戶”新模式的7個典型問題權威解答來了
    日前,寧波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試點二手房帶押過戶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筆回購商品房 蘇州擬對10個板塊回購約1萬套新房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購當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蘇州市政府部...
市場降溫豪宅不冷 媒體:北上廣深掀起“豪宅熱”
    盡管整體市場低迷,但豪宅板塊比較穩定。爭取成交,忙完這一次,...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