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最新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 再創新高

來源:藍鯨財經時間:2020-06-30 11:03:10

6月24日,海天味業(603288)股價再創新高,盤中一度升至124元/股。截至收盤,該股報收123.8元/股,最新總市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12億元,此時的海天味業的動態市盈率為73.1倍,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這個估值水平刷新了海天味業的歷史,要知道在2015年牛市時最高也才50倍。

那4000億是什么概念呢?拿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對比,其總市值已經超越中石化、萬科等巨頭。而同行業內的收入第二名的中炬高新總市值為447.79億,剩下的的千禾味業為187.63億,加加食品僅為53.91億元。

“消費”大白馬6年市值翻九倍

據了解,海天味業是我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距今己有300多年的歷史,最早甚至可溯源于清代中葉乾隆年間開始鼎盛的佛山醬園。

2014年2月11日,海天味業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吃飯就需要消費調味品,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因此海天味業這幾年來保持著持續高增長,一度被稱為“醬油界的茅臺”。

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的股價就一直呈上漲趨勢。按照2014年上市的發行價格51.25元/股、市值383.86億元計算,短短6年多時間已翻9倍多。

而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了《疫情四個月后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報告研究了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企業家截至2020年5月31日的四個月內的財富變化。

海天味業實控人龐康位列全球百強企業家中財富增長最快榜單第二名,財富達到1050億人民幣,增長36%。

股價一再創新高的背后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海天味業從2016年開始到2019年,凈利潤分別實現28.4億、35.3億、43.6億、53.5億,四年時間凈利潤接近翻番。近5年營收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5%,凈利潤的復合增長達到了20%,從財務數據來說是非常優秀的。

2019年,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197.97億元。公司目前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余品種300多規格。

其中,醬油的收入達116.28億元,營收占比為58.74%,蠔油收入34.898億元,占17.63%;醬類產品收入22.91億元,占比11.57%。海天味業三大主業營收占比高達87.94%,可見其是一家主業非常集中的上市公司。

原材料成本上升提價落空,毛利率慢慢下降

伴隨著海天味業股價一路飆升,不少投資人士隱約嗅到了危險的信號,紛紛表示股價已脫離基本面。

而從經營角度,我們還是能發現暗藏了不少隱患。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海天味業產品分別在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底提過價格,主要原因基本上是黃豆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漲。

根據這個周期推測,調價基本上每隔2-3年一次,而目前正是調價窗口。

不過在最近的業績說明會上,海天味業表示今年外部環境變化較大,不具備提價的條件,所以今年海天暫沒有提價計劃。

這也側面反應出海天味業的憂慮,醬油這種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如果一再漲價很可能會讓一些消費者開始選擇其他品牌的產品進行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原材料的成本的大幅上升已經直接影響了公司產品的毛利率。

2019年年報顯示,直接材料是占公司成本比例最高的一項,期內金額為87.90億元,占總成本的88.78%,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8.72%。具體到產品上來看,醬油產品、調味醬產品、蠔油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分別同比上年增長了15.58%、10.99%、29.46%。

正是由于原材料采購成本的上升等原因,已給2019年海天味業的整體毛利帶來不小影響。根據財報,2019年整體毛利率下降0.83個百分點至47.23%,醬油、調味醬、耗油毛利率分別下降0.17、0.19和2.96個百分點。

對上下游話語權強,獨善其身是否能長期延續?

一直以來,海天味業采用“先款后貨”的結算方式,因此多年來,海天味業的應收賬款幾乎為0。

因為海天味業對經銷商的強勢地位,即便在終端銷售存在壓力的情況下,海天也可以通過向經銷商壓貨的方式保證短期的業績。

從現金流狀態來看,2019年53.56億元的凈利潤帶來了65.68億元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而應收賬款僅為246萬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應付賬款為9.01億元,同比增長32.97%;預收賬款為40.98億元,同比增長26.61%。

而壓貨的現象或許可以從財報中看到端倪。據2019年財報顯示,作為核心產品的醬油,海天味業2019年庫存達17.7萬噸,比上年增加66.09%。海天味業表示,庫存量對比去年上升,主要是月均銷售規模增長以及春節銷售旺季增加備貨所致。

但事實上或許還有其他因素,因為海天味業在2019年的預收賬款已高達41億,較期初增長了近9億,證明有大批貨物還未發出。

更重要的是,海天味業超過96%的銷售收入來源于向經銷商的銷售,公司不直接面向客戶,銷售其實是賣給經銷商的。海天味業在每個市場內不設總經銷,經銷商起碼設兩個,幾家經銷一起做,產品完全一樣,使經銷商產生相互競爭的賽馬效應。

從渠道看,公司渠道下沉和裂變成效不錯,2019年經銷商凈增加999家,共5806家。

而通過詳細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經銷商凈增加999家的背后是新增1425家,淘汰426家,可見經銷商的流動性非常大,非常不穩定。

這種模式下經營風險基本都在經銷商身上,海天味業長期無償占用下游經銷商資金也會影響經銷商的資金周轉,一旦下游經銷商出現問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不可否認,海天味業的確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但餐飲渠道的收入也占整個海天味業收入的60%。而如今餐飲業受疫情影響,不管從短期看,還是整個年度看,海天味業都將遭遇不小的增長壓力。

而如今股價一再創新高,單靠“一瓶醬油”要撐起4000億的市值顯得有點吃力。

標簽: 海天 市值 新高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上市公司烏龍公告頻現 將“億元”變更為“萬元”

上市公司烏龍公告頻現 將“億元”變更為“萬元”

再有上市公司出現烏龍公告,這次輪到了和而泰。 5月16日晚間,和而泰發布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其聘請的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更多

2022-05-18 14:43:59
北京線上可查企業合法合規信息 提高企業辦事便捷度和時效性

北京線上可查企業合法合規信息 提高企業辦事便捷

為減少疫情期間人員流動和聚集,提高企業辦事便捷度和時效性,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過開通全程網辦、壓減辦理時間、確保咨詢渠道通暢等措施,更多

2022-05-16 14:41:33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更多

2022-05-11 15:42:56
重慶市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處于歷史低位 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支持

重慶市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處于歷史低位 加強重點領

4月26日下午,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召開了2022年第2次新聞發布會。上游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3月,全市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 27%,處更多

2022-04-27 14:46:37
政策利好頻出 2021年行業公司業績如何?家電板塊能否“困境反轉”?

政策利好頻出 2021年行業公司業績如何?家電板塊

作為國內消費市場一個重要板塊,家電迎來久違上漲。4月22日,家用電器板塊漲1 39%,板塊個股表現強勁,其中,比依股份(603215 SH)、春蘭股更多

2022-04-26 15:28:52
獅頭股份終止收購昆汀科技59.99%股權 公司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

獅頭股份終止收購昆汀科技59.99%股權 公司決定終

4月18日晚間,獅頭股份(600539)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即終止收購杭州昆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汀科技)59 99%股份更多

2022-04-19 14:52:29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更多

2022-04-07 14:41:24
“寒冬時”實現扭虧為盈的企業 為何在嚴監管下迎來新一輪的黃金期?

“寒冬時”實現扭虧為盈的企業 為何在嚴監管下迎

3月24日,騰訊(00700 HK)馬化騰的過冬論刷屏。他表示,過冬時要考慮兩點,一是調整姿態,因外界環境變化而降本增效,把子彈用在關鍵戰役上;更多

2022-03-28 14:39:47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寧波:關于“帶押過戶”新模式的7個典型問題權威解答來了
    日前,寧波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試點二手房帶押過戶新模式。新模式下...
多地政府大手筆回購商品房 蘇州擬對10個板塊回購約1萬套新房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出手回購當地商品房。近日,一份蘇州市政府部...
市場降溫豪宅不冷 媒體:北上廣深掀起“豪宅熱”
    盡管整體市場低迷,但豪宅板塊比較穩定。爭取成交,忙完這一次,...
未來三個月17.1%居民打算購房 對于下季度房價有16.3%的人預期“上漲”
    3月30日,央行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未來3個月...
南京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5年期以下(含5年)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由現行2.75%下調至2.6%
    10月8日,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超30城支持“一人購房全家幫” 不斷釋放穩定房地產市場信號
    2022年以來,各地樓市因城施策持續發力,放松限購限售、降低首付...
    最新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