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3天打賞1.2萬元 直播間誘導打賞套路多“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時間:2022-08-22 10:52:57

“也就3天,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光打賞就打賞出去12713.5元”、“不查消費記錄不知道,孩子竟然能陸續打賞105筆,消費出18500多元”……這是這個暑期沉迷直播間的“熊孩子”給主播的打賞金額。

作為臺經濟代表,直播行業快速發展,看直播成了許多人的生活調味品。然而未成年人打賞、沖動高額打賞、誘導打賞等,也破壞著直播行業的健康生態。

偷家長手機2個月打賞超3萬元

“直播間充值100元、直播間充值50元、直播間充值100元……”8月2日11點18分開始,到11點43分,短短26分鐘內,少女小多(化名)就給主播打賞了500元。根據臺消費明細記錄顯示,從8月2日到8月4日晚間,短短三天內,小多已在直播間充值了12173.57元,打賞了12174.14元。

“這些錢幾乎都是用來打賞年輕男主播了,用來支持什么‘男神PK’賽或者‘禮物心愿’。”小多媽媽表示,女兒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拿著她的手機,兩個月內總計給主播打賞了超3萬元。

類似的糟心事也發生在胡先生身上。“均金額就幾十元,時很難發現。”胡先生表示,直至他發現孩子偷偷在直播臺打賞,向臺申請退款時,才發現孩子竟然已陸續打賞了105筆,總退款金額高達18571元。

“孩子在打賞過程中,完全喪失了辨別能力。”胡先生感慨稱,孩子刷禮物后,主播就喊他大哥,一喊大哥,孩子就迷失了自我,就一直給他們刷禮物。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暑期發生的未成年人直播打賞,使用的是父母的支付賬戶。“我第一次遇到孩子在直播臺充值。”一位父親告訴記者,當自己使用微信零錢被告知發現余額不足時,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把錢充給了直播臺給主播打賞。

“我忙的時候手機沒放在身上,他拿到后分批多次進行充值。”在該父親申訴給直播臺的付款截圖中顯示,僅7月31日一個上午,孩子就充值3筆,共計2500元。

“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

動輒上萬元的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卻是政策明文禁止的行為。

5月7日,中央文明辦等四部門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明確禁止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7月18日,中央網信辦等五部門啟動“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查處誘導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的問題。

在明確的監管要求下,截至目前,主流直播短視頻臺均已搭建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推出了“青少年模式”。按臺所說,14歲以下兒童完成實名認證后,將直接進入青少年模式,且無法自行退出。

然而,不少家長發現,替孩子申請實名認證時,從提供身份認證信息的第一步就犯了難。

“我曾想過將孩子手機上的APP設置為永久的青少年模式,但臺提示我,需要提供孩子的實體身份證,以及登記在孩子名下的手機號。”市民石女士對記者表示,被這一環節卡住的她,只能轉而選擇每次手動開啟青少年模式的繁瑣方法。“一旦某一次手頭有事兒忙忘了,孩子就可能拿著賬號暢通無阻。”

記者也在某直播臺上體驗了一把。記者通過手機號登錄賬號后,想要進行實名認證,需先用本人手機號接收一個驗證碼,然后進入證件識別環節:利用手機NFC功能,將身份證貼于感應區識別。

家長們犯難之處恰恰在此。根據工信部要求,未滿16周歲的用戶,應由其法定代理人到營業廳代為辦理手機號。實體身份證的辦理雖無具體年齡限制,但許多家長因孩子年齡太小而不急于辦理。

同時,即使不進行實名認證,未成年人也有各種方法,繞過“青少年模式”,暢通無阻地給主播打賞。

“我直接就用我表哥的手機號注冊了,全程不用提交任何身份證信息。”就讀于光明小學四年級的依依告訴記者,只要她不“自找麻煩”,主動進入臺的“青少年模式”,手機注冊的賬號如現金充值、“禮物”購買等各類打賞功能一切正常。

為了避免家長實時“查賬”,部分孩子還利用第三方電商臺提供的直播臺虛擬充值服務,只需填寫正確的賬號名稱,即可“自動秒充”到賬。

誘導高額打賞“新套路”不斷

未成年人高額打賞在暑期頻發,也揭開了行業主播一再誘導用戶沖動打賞的“冰山一角”。以談戀愛為名、連麥比拼出征對戰、支援主播獲勝返還禮物......記者發現,隨著多部門發文規范網絡直播打賞,臺誘導用戶高額打賞的“新套路”不斷。

“處對象嗎?”日,單身男青年里昂(化名)收到了來自某直播臺女主播的私信。女主播先后以加好友發紅包、打賞證明誠意、支援主播獲得帶貨資格等理由,不斷誘惑他沖擊打賞“周星榜”。

所謂周星榜,是禮物榜單的一種,臺會根據主播當周收到的禮物數量對主播進行排名,并進行引流推薦,是主播的必爭之地。“不送禮物就在直播間跟我急。”冷靜下來后,里昂意識到,這恐怕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連環套,而此時,他已打賞出去5萬元。

“家人們準備好了嗎?一會兒一起出征!”鏡頭前,主播不停喊話,粉絲也在評論區躍躍欲試,不斷輸入“加油”。這是如今直播間的另一個打賞套路——連麥對戰場景,連線雙方在規定時間內比拼粉絲贈送禮物的多少,輸的人接受懲罰。

在記者隨機觀看的這場10分鐘連麥對戰中,比拼的是誰先打滿100萬張人氣票。“把你們手里的人氣票都丟出來!”“還有37秒,各位大哥能送一張是一張!”連麥過程中,雙方聲調激昂,粉絲送出的單次禮物金額也不斷攀升,從幾十元飆漲到數千元。按1個虛擬對應1張人氣票計算,該場比拼需要打賞100萬虛擬,相當于10萬元。

新現象需界定治理責任邊界

直播打賞已成為直播行業重要的商業模式之一,但作為一種新現象,其責任分配尚未清晰,也成為直播新業態發展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喻國明認為,實現直播打賞生態的健康運行及長遠發展,需要用戶、臺、主播、MCN機構、政府等多方參與和共同治理。臺企業是重要的責任主體,“既要臺負起責任,也不能因為部分極端個案,無限擴大臺責任。”

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主任鄭寧表示,可以由行業協會探索主播賬號積分制,用積分來規范主播的直播行為,但在權限和功能限制上,應當慎用打賞冷靜期的設置、高額消費提醒、直播間禮物限額等舉措,給商業發展留出一定空間。

具體到未成年人直播打賞,不同專家對臺責任邊界也仍有爭議。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臺應強制啟動青少年模式,嚴格實施人臉識別等身份認證環節,“這樣只要未成年人沒有進行過身份識別卻能不受限制地打賞,就屬于臺的責任。”

但有專家認為,如果把打賞人身份識別的風險全部分配給臺,是一種過度保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就提出,如果是未成年人掌握了父母的賬號、交易密碼、驗證手段,監護人也有疏于管理的責任。

標簽: 直播間誘導打賞套路多 青少年模式 直播平臺女主播 單次禮物金額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熊孩子”3天打賞1.2萬元 直播間誘導打賞套路多“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

“熊孩子”3天打賞1.2萬元 直播間誘導打賞套路多

也就3天,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光打賞就打賞出去12713 5元、不查消費記錄不知道,孩子竟然能陸續打賞105筆,消費出18500多元……這是更多

2022-08-22 10:52:57
再保險市場國際化程度再提升 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再保險市場國際化程度再提升 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日前,銀保監會批復同意西班牙曼福再保險公司籌建北京分公司,中國再保險市場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曼福再成立于1986年,總部位于西班牙馬更多

2022-08-22 10:52:27
天天亮點!「關愛未成年人」有愛陪伴不孤單——濱城區秦皇臺鄉暑期“小候鳥”樂享愛心圖書角

天天亮點!「關愛未成年人」有愛陪伴不孤單——濱

濱州日報 濱州網訊“這本《荒島歷險記》是我一直想要看的書!”“我喜歡這本《麥山的黃昏》,我看到同學有這本書”……8月19日,在濱城區秦皇更多

2022-08-22 06:41:49
熱文:鄒平市韓店鎮:河暢水清 岸綠景美

熱文:鄒平市韓店鎮:河暢水清 岸綠景美

高空俯瞰鄒平市韓店鎮杏花河袁屋村河段濱州日報 濱州網鄒平訊8月18日,從高空俯瞰鄒平市韓店鎮杏花河袁屋村河段處,彎彎曲曲的河道,宛如一條更多

2022-08-22 06:49:14
微資訊!濱州市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微資訊!濱州市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濱州日報 濱州網訊8月19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關于進一步推動濱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方案》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城市管理局有關更多

2022-08-22 06:43:43
環球報道:王云鵬帶隊到濱州市開展數字強省建設情況專題調研

環球報道:王云鵬帶隊到濱州市開展數字強省建設情

濱州日報 濱州網訊8月18日至19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云鵬帶領調研組到我市開展數字強省建設情況專題調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宋永更多

2022-08-22 06:34:31
每日觀察!濱州市舉辦涉外法律暨RCEP原產地規則與利用培訓班

每日觀察!濱州市舉辦涉外法律暨RCEP原產地規則與

濱州日報 濱州網訊8月19日,為推動RCEP政策在濱州高質量實施,由貿仲山東分會、濱州市貿促會聯合主辦的涉外法律暨RCEP原產地規則與利用培訓班更多

2022-08-22 06:34:14
世界視訊!博興縣在全市首先運用“多測合一”測繪成果辦理完成相關審批業務

世界視訊!博興縣在全市首先運用“多測合一”測繪

濱州日報 濱州網博興訊“多測合一”是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博興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認真落實8月10日市工改領導小組組織召開更多

2022-08-20 06:31:42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精彩放送

    熱門精選
北京將逐步實現“以圖查房” 為企業加快恢復發展注入信心和動力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發了《北京市助企紓困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
1-7月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533.9萬平方米 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1.2%
    8月16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2022年1-7月北京市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
北京3項目試點支持老年家庭購房 “接力貸”再現對市場有何影響?
    作為樓市調控政策風向標的北京,近期出臺了針對60歲及以上老人貸...
多地推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 “保交樓”成關鍵詞
    近期,多地出現購房者集體停貸現象,使得一些地方的商品房預售資...
7月北京新房價格上漲0.5% 二手房價格漲幅為0.2%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了7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數據。7月...
廊坊市正式取消限購限售 能否有效促進環京樓市的復蘇?
    最嚴限購政策執行后的第6年,環京樓市迎來變化。8月8日,河北省廊...
    最新見聞